[太阳]1982年7月,3名歹徒冲进客机驾驶室,劫持了飞往上海的2505次航班,就在这个危机时刻,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和旅客们奋起反抗,在大家的努力下,飞机终于平安落地! (参考资料:2016-07-25 民航资源网——7.25劫机案34周年:致敬传奇英雄机组!) 1982年7月25日上午,从西安飞往上海的2505航班上,一切都很平静,机翼下的天气晴好,机舱内8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有的在看报,有的在轻声交谈,其中还包括19名美国人和10名日本人,这架伊尔18客机正平稳地飞行着。 然而,当时间指向9时59分,飞机飞临江苏无锡上空时,一切都变了,五名歹徒突然发难,他们手持匕首,其中三人冲进驾驶舱,另外两人守住舱门,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改道飞往台湾。 歹徒头目孙云平用匕首顶住机长杨继海的头部,威胁要同归于尽,他们砸毁了驾驶舱的通讯设备,把前舱的旅客全部赶到了后面,情况看起来糟透了。 但他们没料到,52岁的机长杨继海,这位有着30多年飞行经验的老党员,在设备被砸前,已经趁乱两次低声向地面发出了警报:“有坏人要劫持飞机”,地面收到了。 驾驶舱里,一场无声的较量开始了,杨继海看着歹徒掏出的那个小指南针,忍不住笑了,他用专业知识嘲讽对方,告诉他们飞机上的罗盘比那玩意儿强一万倍,瞬间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 飞机下方就是上海市区,杨继海悄悄驾驶飞机在空中盘旋,避开了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他心里清楚,绝对不能让这架重达150吨的飞机掉下去,那将是场灾难。 接着,他抛出了一个致命的诱饵,他告诉孙云平,飞机燃油不够飞到台湾,得先去广州加油,孙云平竟然信了,还自作聪明地提了三条规定:不准开舱门,不准靠近,只让油车来。 杨继海又心生一计,提议让副驾驶阎文华去后舱谈判,并偷偷使了个眼色,可惜歹徒察觉了意图,一刀刺向阎文华,副驾驶当场昏迷,危机时刻,杨继海反而镇定了下来,他对歹徒说:“我都快六十了,死就死了,你们呢?” 真正的反击机会,是杨继海说服歹徒派机械员刘兆贤和报务员苗学仁去后舱“谈判”时创造的,这两人一进客舱,就立刻向乘务员许克敏示意,点燃了反抗的火种。 许克敏悄悄动员了乘客中的工程师俞福坤,紧接着,一声“我们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站出来”,的呐喊响彻后舱。十几位乘客瞬间被点燃,他们抄起身边能用的一切东西。 拖把、汽水瓶、水箱盖、雨伞、皮带,这些日常用品成了他们的武器,刚毕业的大学生王可群,拿着拖把棍就冲了上去,胸口和手都被划伤,乘客许维友的手臂被划开一条50公分长的口子,他却夺过太平斧继续战斗。 守在客舱门口的两名歹徒很快被打昏,接着是另外两人,整个过程,乘客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团结。 最后的疯狂来自歹徒头目孙云平,他狗急跳墙躲进卫生间,点燃了一支甘油炸药,一声巨响,机身被炸开一个缺口,孙云平拿着捆绑的炸药冲向驾驶舱,企图做最后一搏。 就在这时,之前被刺伤昏迷的副驾驶阎文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他用尽全力死死抱住孙云平,领航员黄振江抓起“太平斧”,狠狠砍向歹徒,结束了这场战斗。 从9点59分那声微弱的呼救开始,地面上的响应网络就已全面启动,上海虹桥机场的调度员边宝火立即上报,雷达紧紧锁定2505航班,从上海到北京,从地方到军队,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 地面的指令清晰而坚定:绝对保证中外旅客安全,决不能让阴谋得逞,机场上,救护车、消防车和安全人员早已严阵以待。 中午12时54分,这架机身破损、燃油告警灯闪烁的飞机,在杨继海的沉着操控下,最终安全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所有旅客安然无恙,一场惊天危机被彻底化解。 几天后,上海市长汪道涵在欢送大会上说,这种机组与旅客联手战胜劫机犯的案例,在国际上都极为罕见,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可能发生,他特别称赞机组为保护上海千万市民的安全而做出的盘旋选择,所有人都为他们是英雄而感到骄傲。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0月7日报道,赖清德接受美国保守派广播节目主持人采访时表示,
【84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