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闫妮没有想到,就连央视也没想到,她这次在中秋晚会上的登台表演,这次没有微醺了

微笑着前行 2025-10-08 13:25:55

不仅闫妮没有想到,就连央视也没想到,她这次在中秋晚会上的登台表演,这次没有微醺了,竟然还是出圈了,而且也收获了观众非常热烈的反响,评论区更是热闹得像过年一样。有网友说:知道为什么她手里拿了一把扇子嘛!就是控制她的。“看得出来她极力控制自己了,眼睛都瞪大了,有点子好笑”。不过,我觉得,闫妮这次真的很优雅,有被惊艳到。 ​此次表演是闫妮继春晚“微醺唱腔”后的重要转型。她选择《花好月圆》这类经典曲目,采用端庄沉稳的演唱风格,展现出于幽默外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熟悉闫妮的观众都知道,她此前在舞台上的形象多与“松弛感”挂钩,尤其是春晚舞台上略带随性的唱腔,虽因真实感圈粉,却也让部分人质疑其舞台把控力。这次中秋晚会的表演,从选曲到台风的转变,背后藏着她对舞台的敬畏与对自我突破的追求——为了贴合《花好月圆》的古典意境,她提前数月练习唱腔,还特意请教专业声乐老师调整发声方式,就连手持扇子的姿势、舞台走位的节奏,都经过反复打磨。 闫妮的艺术生涯本就充满“转型”的印记。早年她因《武林外传》中“佟湘玉”一角被全国观众熟知,这个带着陕式幽默、市井烟火气的角色,让她一度被贴上“喜剧演员”的标签。但她并未局限于此,后续接连出演《一仆二主》《少年派》等作品,从泼辣老板娘到职场女性,再到暖心母亲,每个角色都与“佟湘玉”形成鲜明反差,凭借细腻的演技打破了观众对她的固有认知,证明了自己在不同题材中的驾驭能力。 此次登上中秋晚会的舞台,对闫妮而言并非偶然。央视中秋晚会向来注重“文化质感”与“情感共鸣”,选择闫妮演唱《花好月圆》,既看中她国民度高、观众缘好的优势,也认可她近年来在艺术表现力上的成长。而闫妮也确实接住了这份信任,她在演唱时,气息平稳,咬字清晰,没有了以往的随性,多了份对经典曲目的尊重;舞台上的她身着素雅礼服,手持扇子轻摇,既保留了东方女性的温婉,又不失自身的从容气质,恰好契合了中秋“团圆、雅致”的节日氛围。 观众评论里的“扇子控场”调侃,实则暗含对她的喜爱与包容。大家记得她此前的松弛模样,也乐见她此次的严谨突破,这种“反差感”让表演更具话题性。有老粉丝在评论区留言:“从佟湘玉到现在,看着她一步步变得更优秀,既熟悉又新鲜。”这种陪伴式的认可,恰恰说明闫妮的转型并非割裂过往,而是在保留自身特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艺术边界。 从演员到歌手的跨界尝试,闫妮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她没有因过往的成功而固步自封,反而愿意放下“舒适区”,在新的舞台领域探索可能性。这次中秋晚会的出圈,不仅是一次表演的成功,更印证了她作为艺人的可塑性——无论是喜剧角色的鲜活,还是舞台演唱的优雅,只要用心打磨,就能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闪光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