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中国政府打击台独势力,以及随时为收复台湾作准备,减少美欧各国对中国实施的

微笑着前行 2025-10-08 15:25:54

为了配合中国政府打击台独势力,以及随时为收复台湾作准备,减少美欧各国对中国实施的金融制裁措施的负面影响,中国大陆应及早对海外资产和外汇储备实施风险规避措施,包括且不限于以下: ​中国外汇储备这块事儿,说白了就是国家兜里的硬通货,得防着外部风浪,尤其是美欧那边动不动就搞金融制裁。先说减持美债这些流动性资产。中国持有的美债一度超1万亿美元,但从2013年起就开始逐步降,到2025年4月已退到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规模控制在贸易刚需水平,大概几千亿。这不是一刀切,而是通过市场操作慢慢来,避免价格波动太大。外汇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储备整体稳在3.2万亿以上,这得益于结构调整,把钱从高风险债券挪到更稳的资产。 2025年7月的减持动作尤为突出,单月就抛出257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跌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这种减持并非临时起意,自2022年4月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后,减持步伐就从未停止,2022至2024三年累计减持超2800亿美元,2025年更是呈现“减持为主、偶有增持”的态势。 如此操作背后是对美国经济风险的清醒判断。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攀升至37万亿美元,每年仅利息支出就超1万亿美元,特朗普新任期推出的政策还将让未来十年负债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美元信用随财政状况恶化持续弱化,美元指数自其上任以来已下跌超10%,持有美债的潜在风险不断攀升。 减持美债的同时,资产结构调整同步推进。中国央行已连续多个月增持黄金,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能有效对冲美元风险。2025年相关数据显示,黄金储备规模已增至2436亿美元,这种“减债增金”的组合,正是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核心举措。 风险规避更需制度与体系支撑。美国曾冻结俄罗斯央行约3000亿美元资产、将俄银行剔除出SWIFT系统,这类制裁手段已突破法律边界。为此,我国正推动建立反制裁法律体系,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2025年该系统处理额已达175万亿元,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突破3%。 从外汇局定位可见,储备管理始终以安全、流动、保值增值为目标,历经多轮外部冲击仍能保持稳定,正是“稳定器”作用的体现。这种调整不仅是应对短期制裁风险,更在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多极化,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