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开打!美国刚宣布“拦路抢劫”,中国立刻先发制人! (参考资料:2025-09-30 观察者网——特朗普政府港口费政策将生效,“美国航运业界仍一头雾水,中方已先发制人”) 一场围绕全球航运命脉的博弈,正以一种出奇安静的方式展开,与其说是剑拔弩张,不如说整个局面都笼罩在一片巨大的迷雾之中,而这片迷雾本身,似乎成了当下最大的变量。 定于10月14日生效的美国新政,其目标非常明确:针对中国造船业,但具体怎么做,却让人一头雾水,负责执行的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至今未公布任何操作流程或适用范围,连之前承诺的常见问题解答(FAQ)也迟迟不见踪影。 这下可把航运圈给难住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那些通过中国租赁公司融资的船舶,算不算在内?没人知道答案,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就像一个幽灵,徘徊在全球航运金融的上空。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也玩起了“模糊艺术”,国务院在9月29日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规定可以对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国家进行报复。 但如何定义“美国背景”的船只,却留下了巨大的解释空间,它可以小到只针对悬挂美国国旗的船,也可以大到波及所有与美国资本相关的船舶。 一位德鲁里咨询的分析师说得好:“魔鬼藏在细节中”,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双方的态势——真正的威力,都藏在那些尚未公布的实施细则里。 如果拨开迷雾,仔细看双方准备的“工具箱”,会发现一种很有趣的不对称,美国拿出的像是一套精密的“手术刀”。 收费标准设计得明明白白:从每净吨50美元起步,三年内每年加30,到2028年稳稳达到140美元。 这还没完,从2028年开始,还有一个长达22年的规划,要逐步限制外国船运液化天然气,目标是到2047年把美国船的占比提到15%,这是一种慢刀子割肉,目标明确,层层加码。 而中国这边,则更像一个“武器菜单”,提供了三种选择:要么对等征收特别费用,要么干脆禁止或限制对方船只进出中国港口,甚至可以限制对方获取中国的航运数据,这种设计的威慑力不在于精确,而在于其灵活性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 这种不对称的底气从何而来?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悬挂美国国旗的船队,在全球载重吨位中仅占0.6%,而悬挂中国内地和香港旗帜的船舶,合计占比高达13.9%,这意味着,一旦中国选择限制港口准入,对极少数美国船只来说将是沉重打击。 然而,尽管政策层面风声鹤唳,全球市场的反应却出奇的“冷淡”,商业逻辑似乎完全压倒了政治信号,丹麦马士基和法国达飞这两大航运巨头已经明确表示,10月14日后不会对美线货物加收任何附加费。 当然,也有一些非中资公司计划悄悄地把中国造的船从美国航线上移走,但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则公开承诺,将继续为客户提供稳定服务,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务实地应对。 最打脸的数据来自造船业本身,今年前八个月,中国船厂接下的新船订单占了全球的53%,这个数字和美国搞“301调查”之前基本没差,一家智库CSIS的专家观察到,航运公司们眼下基本就是“按常规开展业务”。 或许,中国外交部的评价点破了这一切的本质:美国的这些措施,最终可能根本无法振兴本国的造船业,反而会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供应链,最终让本国的通胀雪上加霜,市场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选择了冷静旁观。
[太阳]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开打!美国刚宣布“拦路抢劫”,中国立刻先发制人!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0-07 17:48: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