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直到被枪毙,都不知最危险的敌人,一直在他身边! 说起吴石这个人,在国民党

微笑着前行 2025-10-07 14:25:41

吴石直到被枪毙,都不知最危险的敌人,一直在他身边! 说起吴石这个人,在国民党军队里混得风生水起,可谁能想到,他其实是中共的地下工作者,潜伏在敌营里几十年,冒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风险,给组织送出去一大堆国民党军方的机密情报。吴石1894年出生在福建闽侯螺洲乡一个普通人家,那时候清朝快完蛋了,国家乱成一锅粥,他从小就对军旅感兴趣。1913年,他考进保定军官学校炮兵科,成绩拔尖,全校第一,毕业后又跑到日本深造,先是东京炮兵专科学校,再进陆军大学,两边都拿了头名,日本人那边都叫他“吴状元”。回国后,他先参加北伐,指挥炮兵打仗,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北伐战争结束后,吴石因军事素养出众,被调往国民党陆军大学任教,期间他接触到不少进步思想,逐渐看清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独裁本质。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华步伐加快,他多次向高层提议联共抗日,却因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相悖,始终得不到重用,甚至被调离核心指挥岗位。这种政治上的压抑,让他对国民党政权的失望日益加深,也为后来转向革命埋下伏笔。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石被任命为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局长,手握大量军事档案与战略部署文件。此时国共内战爆发,他目睹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以及对普通民众的压迫,内心的天平彻底倾向共产党。经地下党员何遂引荐,他秘密与中共华东局取得联系,正式加入地下情报工作,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将国民党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清单等核心机密,通过加密电报或秘密交接的方式传递给组织。 当时他传递的情报中,最关键的当属1949年的“江防计划”。这份详细标注国民党长江防线兵力配置、火力点分布的文件,直接为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确保情报安全,他常将文件藏在公文包夹层,或伪装成普通书籍的批注,在与地下交通员接头时,甚至会以散步、下棋为掩护,在福州的西湖公园、于山等地完成交接,每一次都像在刀尖上行走。 但吴石未曾察觉,他最信任的副官聂曦,早已被国民党保密局策反。聂曦起初因家境贫寒受吴石提拔,吴石待他如子侄,不仅让他参与机密文件整理,还时常与他讨论局势,却不知这份信任正将自己推向深渊。聂曦利用工作便利,暗中记录吴石与地下组织的接触细节,甚至复制机密文件,定期向保密局汇报,而吴石始终对他毫无防备。 1949年8月,国民党兵败退守台湾,吴石奉命随军前往,临行前他将最后一批关于台湾军事布防的情报,交由地下交通员朱枫送往大陆。不料朱枫在舟山群岛中转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酷刑之下供出交接对象,聂曦随即配合保密局,拿出此前收集的证据,吴石的身份彻底暴露。1950年6月10日,吴石与朱枫、陈宝仓、聂曦一同被押往台北马场町刑场,临刑前他神色平静,只留下“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的绝笔,至死都未想到,自己信任多年的副官,竟是将他推向死亡的“内鬼”。 吴石的牺牲,让中共失去了一位潜伏在国民党核心的重要情报员,但他传递的大量情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1973年,国务院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将其骨灰迁回大陆,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从“吴状元”到革命烈士,他的一生始终围绕“救国”二字,虽身处敌营却初心不改,这份忠诚与勇气,直到今天仍被后人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37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