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寒冰呼吁中国大陆不要再给湾湾让利了 因为你再让利,也不会感激你,依然宣称是

微笑着前行 2025-10-07 13:25:42

谢寒冰呼吁中国大陆不要再给湾湾让利了 因为你再让利,也不会感激你,依然宣称是大陆需要我们,不是我们需要大陆。 他说大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照顾好大陆的百姓就行了,自己的利益不应该让步。 因为你让利越多,湾湾就越觉得你让利是应该的,这都是我们应该得的。 再说了让利再多也只是帮助别人助选而已,大陆让利那么久,湾湾人投票还是投给那个党。 所以他觉得湾湾经济越好,对中国大陆的认可度就更低,就连蔡正元也是这样说的,越让利湾湾人越不会感激你。 谢寒冰提出这一观点,并非偶然的情绪表达,而是基于其长期对两岸经济互动与台湾社会心态的观察。作为台湾地区资深媒体人与评论员,他早年深耕财经领域,曾长期跟踪报道两岸经贸合作议题,对大陆让利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台湾内部的反应有着直观且深入的认知。其立场虽带有鲜明的个人视角,但所指出的“让利未换得对等认同”现象,在台湾社会确实存在一定现实基础。 从具体政策落地来看,大陆对台让利的力度与范围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自2005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以来,大陆对台湾地区逐步开放了数千种商品的关税减免,其中农产品、水产品等台湾优势品类享受到了远超其他贸易伙伴的优惠待遇。以台湾凤梨为例,2020年之前,大陆市场每年吸纳台湾凤梨产量的90%以上,且进口关税远低于国际市场水平,直接保障了台湾南部果农的收入,但即便如此,台湾部分政治势力仍将此解读为“大陆有求于台湾”,刻意弱化大陆的善意。 这种认知偏差的背后,与台湾长期的舆论环境密切相关。多年来,台湾部分政党为巩固自身政治利益,不断在舆论场中渲染“两岸对立”情绪,将大陆的让利政策扭曲为“经济拉拢”,甚至编造“大陆依赖台湾产业”的不实言论。例如在半导体领域,台湾地区虽在芯片制造环节具有优势,但大陆是台湾半导体产业最大的市场,2023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半导体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60%以上,可台湾部分媒体却刻意隐瞒这一事实,反而宣扬“大陆离不开台湾芯片”,导致不少台湾民众对两岸经济依存关系产生认知错位。 蔡正元与谢寒冰持相似观点,也源于其对台湾政治生态的深刻理解。作为曾参与台湾地区选举的政治人物,蔡正元清楚知晓台湾部分政党的选举策略——每逢选举周期,这些政党往往会将大陆让利政策作为“政治筹码”,一边享受政策红利,一边却将其包装成“自身争取来的利益”,以此骗取选票。2022年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期间,部分候选人一边宣称“要继续争取大陆让利”,一边又在公开场合否定“九二共识”,这种矛盾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台湾民众对大陆让利政策的误解。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陆让利政策在台湾社会产生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早期,大陆对台开放农产品市场时,台湾部分农民确实获得了切实利益,对大陆的好感度也有所提升。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台湾部分政治势力的舆论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将这些优惠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出现“大陆让利是为了统战,必须警惕”的错误认知。2021年台湾地区一项民调显示,仅有32%的台湾民众知晓大陆对台让利政策的具体内容,而在知晓的人群中,也仅有半数认为“这是大陆释放的善意”,其余则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从这些事实可看出,谢寒冰与蔡正元的观点,本质上是对两岸现有让利模式效果的反思,而非否定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其核心指向在于,两岸经济互动不应仅停留在“单向让利”层面,更需要建立在平等认知、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若台湾部分政治势力持续扭曲大陆善意,忽视两岸经济的真实依存关系,不仅会让大陆的让利政策难以发挥应有效果,还可能进一步影响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