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赵伊兰,为了给杨靖宇将军报仇,她利用满洲特科的特殊身份,只身潜入叛徒程斌住所,击毙三名守卫,与程斌挺进队激战,最后不幸壮烈牺牲。 没人天生是战士。十七岁前的赵伊兰,还是跟着先生父亲读《史记》的姑娘,绣的手帕上总缀着野菊花。可日军的刺刀挑破了她的安稳——父亲不肯教日语,倒在血泊里的模样,成了她一辈子的刺。 后来她成了满洲特科的情报员,杂货铺的油盐酱醋瓶里藏着日军的部署图。假扮农妇抄情报时被发现,她能面不改色把纸条塞进灶膛;见到杨靖宇将军攥着冻紫的手分半块干粮,才懂报仇不只是为爹,是为千万个中国人。杨将军教她画五角星当暗号,说“坚持到底”,她记到了死。 赵伊兰加入满洲特科并非偶然,1935年起,满洲特科为配合东北抗日联军行动,在奉天、吉林等地秘密发展情报力量,她因识字且熟悉当地地形,经地下党员推荐加入,经过三个月的暗号传递、密码破译训练后正式上岗。当时特科成员多采用“职业掩护”开展工作,她的杂货铺就开在日军兵营附近,每天借着给士兵打酱油的机会,默记兵营内的岗哨换班时间。 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通过叛徒程斌掌握了抗联多条秘密交通线,导致多名特科成员被捕。程斌原是杨靖宇麾下的团长,1938年率部叛变,随后组建“程斌挺进队”,专门负责搜剿抗联主力,他对杨靖宇的作战习惯、隐蔽地点极为熟悉,成为抗联最危险的敌人。赵伊兰得知程斌的罪行后,主动向特科负责人请命,要求执行刺杀任务,虽负责人以“单人行动风险过高”拒绝,但她仍暗中收集程斌的行踪。 1940年5月,赵伊兰通过线人得知程斌暂居通化某宅院内,且当晚仅有五名守卫。她提前将两把短枪藏在棉袄夹层,乔装成送水的民女靠近宅院,因此前多次给该区域送水,守卫并未对她过多盘查。进入院内后,她趁守卫换岗的间隙,先在厨房击毙两名正在吃饭的守卫,随后摸进程斌的卧室,却发现屋内仅有一名守卫——程斌因临时接到日军命令已提前离开。 意识到行踪可能暴露,赵伊兰立即撤离,刚到院门口便与返回的三名挺进队成员遭遇。她凭借在特科训练的射击技巧,当场击毙一名敌人,但自身也被击中腿部。受伤后她退至墙角,依托杂物与敌人对峙,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被敌人乱枪击中,牺牲时年仅22岁。 赵伊兰牺牲后,特科曾多次尝试找回她的遗体,却因日军严密监视未能成功。直到1945年东北解放后,当地群众才在当年的宅院墙角处,发现了她遗留的半块绣着野菊花的手帕——那是她十七岁时亲手绣制,从加入特科起便一直带在身上。 从绣手帕的姑娘到舍身的战士,赵伊兰的转变,是抗战时期无数普通中国人的缩影。他们没有显赫的头衔,却用生命在敌人的心脏里开辟战场,即便姓名未被完整记录,那份“坚持到底”的信念,仍在历史长河中闪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抗日英雄赵伊兰,为了给杨靖宇将军报仇,她利用满洲特科的特殊身份,只身潜入叛徒程斌
微笑着前行
2025-10-06 21:25:49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