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迟迟不接比特币,美国还能撑多久?这么说吧,要是我们不接盘,比特币的市价还有得

微笑着前行 2025-10-05 14:25:25

中国迟迟不接比特币,美国还能撑多久?这么说吧,要是我们不接盘,比特币的市价还有得升,可一旦我们接盘,比特币就会立马暴跌! ​这么说吧,比特币的价格全靠后面有人愿意花更高价买,说白了就是“炒空气”。 ​而在这个游戏里,中国的角色太关键了,早几年咱们国家的比特币交易量能占到全球的八成以上,挖矿的电脑计算能力(也就是算力)更是占了全世界的75%左右,相当于全球比特币市场的“发动机”和“接盘主力”都在咱们这儿。 ​2017年9月4号,咱们国家七个部门一起发了通知,说发虚拟货币圈钱(ICO)是非法的,还关停了国内的交易平台。 这一政策并非凭空出台,而是基于当时虚拟货币市场的混乱现状与金融风险防控的迫切需求。2017年前后,国内各类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野蛮生长,部分平台以“金融创新”名义吸引普通投资者入场,实则通过虚假宣传、操纵价格等手段收割资金,大量民众因缺乏专业认知而蒙受损失。更关键的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成为资金跨境流动的灰色通道,不仅冲击正常外汇管理秩序,还可能为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这与我国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民众财产安全的目标严重相悖。 政策落地后,国内比特币产业链遭受重创,但全球市场的炒作并未就此停歇。美国作为当时虚拟货币交易的重要承接方,其市场逐步吸纳了从中国转移出的部分交易需求与算力,部分美国金融机构甚至开始为比特币相关业务提供服务,试图将其纳入所谓“合规金融体系”。不过,这种承接并未改变比特币“无实际价值支撑”的本质,反而因美国监管政策的摇摆不定,加剧了市场波动——2021年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多起虚拟货币欺诈案展开调查,2022年FTX等大型交易平台暴雷,均证明即便有成熟金融市场背书,虚拟货币的风险依然难以管控。 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对虚拟货币的严格监管,始终围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核心。相较于美国将虚拟货币视为“新型资产”的模糊定位,中国更早认清其投机属性与金融隐患,通过切断交易渠道、禁止挖矿活动等方式,从源头遏制风险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2017年后中国虚拟货币相关违法案件数量大幅下降,普通民众因虚拟货币炒作导致的财产损失显著减少,这一成果也为后续全球各国制定虚拟货币监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在虚拟货币市场占据一定主导地位,但其内部监管分歧始终存在。美联储多次警示虚拟货币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部分议员与科技企业却主张推动虚拟货币“合法化”,这种矛盾导致美国至今未形成统一的监管框架。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对虚拟货币风险的认知不断深化,单纯依靠炒作支撑的比特币价格,越来越难以抵御监管政策收紧与市场信心波动的双重冲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6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