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感觉 身为中国人,没觉得中国人怎么样,可不为中国人,才觉得中国人大不一样

微笑着前行 2025-10-04 11:25:36

国庆感觉 身为中国人,没觉得中国人怎么样,可不为中国人,才觉得中国人大不一样,好幸福! 中国人不像非洲人,粮食短缺,饥饿难耐;中国人不像中东人,炮火连天,兵荒马乱;中国人不像俄乌人,兄弟残杀,双方干成一片废墟;中国人也不像欧美人,能源紧张,物价高涨,生活捉襟见肘… 感觉不到的东西一比照了它,便觉弥足珍贵。晚上睡个安稳觉,缸里米面宽裕,市场供应充裕,不断电,不缺水,不缺气,路不拾遗,天下无贼… 知足吧,共产党领导的好着呢!如果你还怨天尤人、骂爹骂娘、叽叽歪歪的,有病的不是这个社会,而是你自己。 这份安稳与富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百年奋斗浇筑的结果。回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粮食产量不足1.2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仅209公斤,许多地区仍受饥饿威胁;当时工业基础薄弱,发电量仅43亿千瓦时,大部分农村处于无电状态,日常照明还依赖煤油灯。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让亿万农民获得土地,依托“两弹一星”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推进改革开放激活经济活力,才逐步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付出。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团队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历经数千次试验,终于在1976年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单产比常规稻提高20%以上,直接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进入21世纪,国家推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仅“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就惠及东部12个省市,让数亿家庭告别了“扛煤气罐”的日子,用上了清洁稳定的天然气。这些工程的落地,背后是党和国家对民生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体现。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放在世界坐标系中更显难得。全球仍有超过8亿人面临饥饿,中东部分地区因战乱导致50%以上的人口无法获得稳定的饮用水,欧洲多国因能源危机使居民天然气账单同比上涨数倍。而中国通过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实现粮食年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在能源保障方面,中国构建了多元能源供应体系,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9万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可靠性保持在99.9%以上,让“不断电”成为生活常态。 这些事实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党的领导下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执政理念。从脱贫攻坚战中近1800名党员干部牺牲在一线,到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守护生命安全,再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指向“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目标。那些抱怨社会的声音,往往忽略了发展背后的艰辛,也忘记了我们曾经历过的困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0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