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无人机烟花表演, 浏阳的失火,给了所有地方一个教训, 在没有

微笑着前行 2025-10-03 23:25:14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无人机烟花表演, 浏阳的失火,给了所有地方一个教训, 在没有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注意,不要乱玩带有火种的“把戏”。 ​无人机的烟花表演好看是好看,高科技叠加传统的新颖放烟花,的确很容易吸引人去看。 ​但是吧,我觉得还是安全第一,这类有火灾隐患的表演,在没有做到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把大伙聚集在一块地方,是很危险的! ​不过浏阳能够迅速把火苗给扑灭了,也算是弥补了,没有酿成大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无人机不是不让玩,而是要安全地玩,咱们老百姓,图的不就是开心嘛,要是有危险,谁还会出来玩啊! 要理解这次浏阳失火带来的警示,得先搞清楚无人机烟花表演的安全逻辑——它和传统烟花不同,虽不用手持点燃,但无人机携带的烟火装置、飞行时的电路故障,甚至失控后的坠落,都可能成为火源。根据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这类涉及明火、聚集人数超1000人的活动,需提前30日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且必须制定火灾应急预案、配备足够消防力量。 从公开信息来看,浏阳此次表演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暴露出的安全漏洞值得警惕。有现场观众回忆,表演区域周边虽设置了隔离带,却未看到明显的消防水源标识,直到火情出现后,消防车才从1.5公里外的消防站赶来。这种应急准备的滞后,并非个例,此前某城市的无人机烟花表演也曾因单架无人机烟火装置脱落,导致草坪局部起火,虽未扩散,但已敲响警钟。 更关键的是,无人机烟花表演的安全管控,不仅在于现场防护,还涉及前期的设备检测与流程规范。从事无人机表演行业的技术人员透露,正规表演使用的无人机需经过72小时连续通电测试,烟火装置要符合《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药量标准,且每架无人机都需配备独立的灭火装置。但部分小型公司为压缩成本,会使用未认证的烟火组件,甚至省略飞行前的设备检修,这就给安全埋下了隐患。 浏阳之所以能迅速扑灭火灾,与其长期的烟花爆竹产业安全积淀密不可分。作为“中国烟花之乡”,当地不仅有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多数居民也具备基础的火情应对意识,这也是此次未酿成大祸的重要原因。但并非所有城市都有这样的条件,若其他地区盲目跟风举办此类表演,却忽视安全预案制定、消防力量配备,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对老百姓而言,无人机烟花表演的吸引力,在于它既能保留传统烟花的观赏性,又能减少传统燃放时的粉尘污染与人身伤害。但大家的期待背后,是对“安全”的隐性要求——没人愿意为了几分钟的视觉效果,承担火灾或受伤的风险。从这一需求来看,未来这类表演并非不能办,而是要建立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比如划定固定表演空域、强制要求设备认证、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让“好看”与“安全”真正兼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