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上亿”的北京协和医学博士冯唐,语出惊人:“如果不想得癌,少得癌,特别是女生,就一定要放开,就是要混蛋一点,内心要强大到混蛋,你得癌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其实,不想患癌的秘诀只有1个,只是很多人做不到! 冯唐在高考那年,便考入了中国顶级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专业,开始了八年本硕博连读。为什么读妇科?据说源于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我金牛座,贪财好色。学妇科,看很多的妇女,就可以改变我好色的毛病。”冯唐好不好色,无从得知。但是,冯唐在医学领域的成就,非常斐然。 1998年,年仅27岁的他,就获得了中国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这个年龄拿到顶尖医学院的博士学位,在当时的医学领域并不常见,背后是他远超常人的付出——协和医学院的培养体系以严苛著称,仅临床实习阶段,他就需要在妇科肿瘤病房连续值守,日均处理十余份病历、参与3至4台手术,甚至曾为跟踪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连续48小时待在医院,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为他后来的医学认知打下了扎实基础。 博士毕业后,冯唐进入协和医院妇产科担任住院医师,主攻妇科肿瘤方向。当时他接触的患者中,有不少因长期情绪压抑、精神紧张诱发或加重病情的案例,这让他开始关注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关联。他曾在诊疗笔记中记录,一位38岁的卵巢癌患者,术前长期处于家庭压力与职场焦虑中,即便手术成功,术后恢复速度也远慢于心态乐观的患者,这一临床观察成为他后来提出“内心强大抗癌症”观点的重要现实依据。 除了临床工作,冯唐还参与了多项妇科肿瘤的基础研究,曾在《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关于卵巢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论文,为临床早期筛查提供了参考。不过,就在医学事业稳步上升时,他却在2000年选择离开医院,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这一转型在当时引发不少同行疑惑。但从他后来的访谈可知,离开并非放弃医学,而是希望从更广阔的视角观察健康与生活的关系,他认为“很多人患病的根源不在身体,而在对生活的执念”,这种认知也让他的健康观点逐渐跳出纯粹的医学框架,多了几分人文思考。 此后,冯唐虽跨界商业、文学领域,却始终未脱离健康话题。他结合协和时期的临床经验与跨界观察,提出“不想患癌的秘诀是学会‘放过自己’”,本质上是基于现代医学研究中“心理应激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结论——长期负面情绪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这一观点与他当年在协和接触的病例高度吻合。他用“内心强大到混蛋”这种通俗表述,其实是想让大众更容易理解“减少情绪内耗”的重要性,毕竟在他看来,比起复杂的医疗手段,调整心态是普通人更容易掌控却也最容易忽视的健康防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身价上亿”的北京协和医学博士冯唐,语出惊人:“如果不想得癌,少得癌,特别是女生
微笑着前行
2025-10-04 06:27:20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