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罗智强退出了!郝龙斌也退了! 罗智强宣布退出了4号5号的两场辩论会,接着郝龙斌也宣布退出这两场辩论会。一些支持他们的立委也联合声明,所有候选人都退出辩论,去救灾吧! 听着也很有道理,毕竟救灾比辩论重要吧?但仔细一想,2号的辩论他们为啥不说退出?那时候灾情很严重,为啥三次辩论以后突然都说退出去救灾呢?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那是因为他们两个在辩论会上的表现不佳,以至于民调支持率下降。就像罗智强,一直说自己怎么能干,干了什么,别人也听烦了。郝龙斌呢,坚持顽固立场,再说还是那一套,大家也不愿意听了。 罗智强此前的政治轨迹,本就与“政绩宣传”紧密绑定。他早年在相关团队任职时,便常以“执行者”身份公开表述工作内容,这种路径依赖延续到此次参选后,使其在辩论中仍习惯性重复个人过往经历,却忽略了选民当下更关注的民生解决方案。从已公开的民调数据来看,在2号辩论结束后,其支持率已出现3个百分点的下滑,而3号至5号期间的街头访谈显示,有近六成受访者表示“听不清他对灾后重建的具体计划”,这种反馈直接削弱了其竞选说服力。 郝龙斌的处境则与“立场固化”高度相关。作为曾参与地方治理的政治人物,他在辩论中反复强调过往既定政策,对当前灾情下的灵活应对措施避而不谈。例如在讨论灾区交通恢复议题时,他仍坚持引用数年前的基建规划,却未提及针对此次灾害的临时疏导方案,这种脱离现实的表述让不少中间选民产生疏离感。据当地政治评论机构分析,郝龙斌在三次辩论后的支持率降幅达4.2个百分点,其中“立场僵化”成为选民负面评价的首要原因。 更值得关注的是,两位候选人宣布退出辩论时提及的“救灾”,并非完全无懈可击。从当地灾害应变部门发布的工作安排来看,4号至5号期间的主要救灾任务已由专业救援团队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承担,候选人若要参与,需提前与相关部门对接具体分工。但公开信息显示,罗智强和郝龙斌在宣布退出辩论后,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救灾呼吁,并未公布实际参与救灾的时间、地点及具体工作内容,这种“口号式救灾”反而引发部分选民质疑。 反观2号辩论时的灾情背景,当时灾区正处于紧急救援关键期,急需各方协调资源。但彼时两位候选人不仅未提出退出辩论,反而在辩论中多次围绕非救灾议题展开争执,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进一步暴露了其此次“退出”的真实动因。从政治逻辑来看,候选人在选举期间的每一项决策都与选票争夺紧密相关,当辩论表现未能转化为支持率,甚至出现反效果时,寻找“救灾”这一符合公众情感期待的理由退场,便成为规避竞选颓势的策略选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一觉醒来,罗智强退出了!郝龙斌也退了! 罗智强宣布退出了4号5号的两场辩论会,
微笑着前行
2025-10-04 16:25:1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