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门女婿刘斌意外失去双臂,丢掉工作的他被妻子一家扫地出门,带着年幼儿

微笑着前行 2025-10-03 14:25:15

2003年,上门女婿刘斌意外失去双臂,丢掉工作的他被妻子一家扫地出门,带着年幼儿子的刘斌回到阔别已久的哑巴母亲家,心中升起一丝对命运不公的怨恨,哑巴母亲觉得是自己没有给儿子一个好的家庭嚎啕大哭。这个陕西汉子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10月的一天。当时刘斌在棉花厂操作打包机,机器突然故障,重重砸下,让他瞬间失去双臂。 醒来时,他躺在医院,看着空荡荡的袖管,想到年迈的父母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更让他寒心的是,岳父一家因赔偿金问题对他冷眼相待,连基本的生活照顾都成了奢望。 刘斌所在的棉花厂,是当地乡镇扶持的集体企业,2003年前后正处于设备更新滞后的阶段,类似打包机缺乏定期检修的情况并非个例。事故发生后,工厂虽按规定支付了部分医疗费,但后续的伤残补助却迟迟未能落实,这也成为岳父一家态度转变的直接导火索。彼时的刘斌,不仅要承受身体残缺的痛苦,还要面对岳父母频繁的指责,他们认为刘斌失去劳动能力后,不仅无法再承担家庭经济支出,反而会成为拖累,最终在事故发生三个月后,明确提出让他与妻子离婚,并拒绝他带走家中任何财物。 被赶出家门的那天,刘斌用仅存的上臂夹着儿子的襁褓,一步一步挪回了母亲的住处。他的母亲因幼时高烧导致听力和语言功能丧失,平日里靠在街边捡拾废品维持生计,住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搭建的土坯房。看到儿子失去双臂、怀里还抱着嗷嗷待哺的孙子,母亲当场瘫坐在地,双手用力拍打自己的大腿,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不停往下流,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呜咽声。刘斌看着母亲憔悴的模样,原本对命运的怨恨渐渐被愧疚取代,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不能再倒下,否则这一老一小将彻底失去依靠。 为了活下去,刘斌开始尝试用双脚替代双手。最初练习用脚拿东西时,脚趾常常被磨得出血,简单的夹起勺子动作,他都要重复上百次才能勉强完成。母亲看在眼里,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市场捡别人丢弃的菜叶,回来后煮成稀粥,再用勺子一口一口喂给刘斌和孙子。有一次,刘斌试图用脚给儿子换尿布,却不小心让孩子摔在地上,孩子的哭声和自己的无力感让他当场崩溃,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母亲察觉到他的异常后,整夜守在他身边,用粗糙的手反复抚摸他的额头,还把家里仅有的一张全家福放在他手边——照片里的刘斌还有双臂,正抱着刚出生的儿子笑得灿烂。 这份来自母亲的支撑,让刘斌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更加刻苦地训练,从用脚吃饭、穿衣,到后来尝试用脚写字、甚至操作简单的工具。2004年初,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刘斌接触到了残疾人技能培训,他选择了十字绣这一不需要太多体力、却需要极大耐心的手艺。起初,他的脚无法精准控制针线,绣出的图案常常歪歪扭扭,线也容易打结,但他从未放弃,每天练习超过8个小时。母亲则默默为他准备针线、整理布料,还会在他疲惫时,用手语比划着“加油”的动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斌的十字绣技艺越来越熟练,他绣出的《清明上河图》片段,细节清晰、色彩协调,逐渐受到当地居民的关注。有人开始向他定制作品,他也因此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能养活母亲和儿子,还能偶尔给他们买些新衣服。虽然生活依然清贫,但刘斌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他常说,是母亲的坚持和自己的不服输,让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