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不但培育了老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1-19 00:55:00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不但培育了老一辈革命人士,也培育了50,60,70后几代人。 在许多五十后、六十后、七十后心里,这句话不像口号,更像一张老照片:墙上的像,桌上的粗粮,角落里隐约的“东方红”。照片里那个人,从韶山私塾到湖南第一师范,一路读经史,越读越笃定,人最可宝贵,天下先得有人吃饱。 青年时办《湘江评论》,几句话就把路子挑明:吃饭问题最大,民众联合力量最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干谁干”。后来那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那句写进党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是把这些直白话刻成了制度和誓言。 在他那里,历史的主角叫群众。 做社会各阶级分析,把工农摆在主力,喊出“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讲打仗,说“兵民是胜利之本”,把革命看成人民战争。 用大约二十八年时间,带着党和军队推翻三座大山,立起新中国,给国家、军队、政府、货币起名时,一串“人民”排开,天天提醒权力从哪儿来、为谁用。 这种想法,被写进政权架子。 三十年代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工农兵代表大会为骨架,普通劳动者到了法定年龄、不是剥削分子,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代表不称职,选民说撤就撤;再往后陕甘宁边区搞参议会和“三三制”,党员、进步人士、中间力量三方分坐,地主、资本家也有票,农民用画圈、画杠、投豆这些办法投票,从根据地到乡村,选举、监督、罢免拧成一股绳。 地上的泥巴味,更能看出他的路数。 江西遂川制定《施政大纲》,条文本来挺端正,“不虐待儿童”“废除买卖婚姻”“废除债务”,被他改成土话:不准大人打小孩,讨老婆不要钱,借了土豪的钱不要还。 1934年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土地、劳动和柴米油盐绑在一起,督促干部操心妇女学犁耙、小孩有学上、危桥要修、病人有人管;1942年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摔下一句“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专盯只会向群众要东西的干部。 “人民观”有时是在咒骂声里显出来的。1941年夏天,陕甘宁边区农妇伍兰花丈夫被雷劈死,伤心到极点骂出“老天打雷,怎么不劈死毛泽东”。按老规矩,这话够她吃罪。 负责干部要抓人,他压住,把人请到住处,一问才知道家里存粮不多、担子太重,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征粮确实过头,边区政府检讨,减轻农民负担。 后来这位农妇改口,说“咱们毛主席,雷打他也打不死”,玩笑背后,是粮秤往下挪了一格。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块又黑又硬的窝窝头,把这个领袖心里的刺翻出来。 警卫员从老家带回乡亲的口粮样本,他接过来手发抖,掰下一块放嘴里,眼泪当场掉下来,一边把剩下的分给身边人,一边说“这就是种粮的人吃的粮食,要将心比心”。 那一晚几乎未眠,嘴里反复念叨“人民当家作主了,为什么还是这样”“要想个办法”,很长一段时间一边走路一边琢磨,自觉把生活标准压下去,最爱吃的红烧肉也从餐桌上消失。 听灾情汇报时,他多次大哭,在敌机大炮前不眨眼,在群众的哭声和数字前心软得一塌糊涂。 对权力,他同样下绳子。 1945年黄炎培到延安,提起历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老路,问新政权怎么跳出来,他给的答案很直白:靠民主,靠人民监督。 老百姓有权监督政府,政府就不敢松懈;人人都扛一点责任,就不会“人亡政息”。 从《共同纲领》到宪法,他推动确立了一整套以人民为轴的政治安排,同时又喊出“严禁贪污,禁止浪费”,1952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配上精兵简政、增产节约、不准请客送礼、禁止机关经商等规定,重罚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贪污分子,用报纸揭发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 再看他自己的日子,这把尺子也压在自己身上。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提“两个务必”,提醒全党别当新的李自成。 建国以后,礼品一件件送上门,他一律交公;庐山会议时,身边工作人员收了地方送的水果、茶叶、丝绸,被他当场点名,严厉处理,还掏出三万元稿费做退赔。 生活里常年节俭,睡衣打到七十三个补丁也不换,日常花销尽量用自己的稿费,去世时留下的一百二十四万元稿费全部上交国家。 家人和亲友,也没沾上“特权”。对干部子弟,他一再提醒“不能靠父母,不能靠先烈,只能靠自己”。朝鲜战争打响后,毛岸英新婚不久就被送上前线,牺牲以后,只被看作千千万万志愿军中的一员,不因为是领袖的儿子就单独另算。 1949年前后,湖南亲戚来信祝贺,有人顺带提工作,他一律谢绝,说共产党不能学旧政府那一套裙带关系;至亲杨开智想来北京工作,他在信里压住,要人听从湖南省委安排。 这些碎片拼在一起,那句“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就不只是歌里的合唱,而是几代人在日常见闻中慢慢攒出的判断。 老一辈革命者,在他的理论、制度和作风里扛起了枪;五十后、六十后、七十后,在他的故事、照片和歌词里长大。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