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告诫大陆网友,不要对馆长和郑丽文期待太高! 先说说这位“馆长”陈之汉。他原本是岛内亲绿阵营的铁杆支持者,以前对大陆印象极差,觉得这辈子都不会踏足大陆。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6月,他亲自跑到上海和杭州搞了一场直播。这家伙在YouTube上有百万粉丝,直播在线人数最高冲到27万,影响力确实不小。 他从坐上时速3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开始,就不断展示上海的高楼大厦和大陆民众的热情。最打脸的是,很多台湾网友通过他的镜头第一次发现,民进党整天宣传的“大陆民众吃不起茶叶蛋”“高铁没靠背”全是瞎扯。 这种眼见为实的冲击力,直接捅破了民进党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蔡正元就评价说,“馆长”的旅行彻底戳穿了民进党“丑化大陆”的谎言,破了他们那套“两要两不要”的原则——非得说台湾No.1,不能说台湾有缺点;非得说大陆有多糟,不能说大陆哪里好。 但“馆长”说到底还是个网红。他的转变更多是个人体验式的,直播内容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和城市见闻层面。虽然他能让部分台湾年轻人开始怀疑民进党的宣传,但民进党对付这种人经验老到。 一看苗头不对,整个绿营机器立刻开动起来泼脏水。有的绿营“立委”直接给他扣帽子,说他是“统战样板”。 还有的亲绿网红硬造谣,说他早就到义乌做电商了,后来发现是同名的台商,闹了大笑话。这种围攻下,“馆长”能维持住自身热度就不错了,要指望他持续深化政治层面的影响,确实不太现实。 再看郑丽文。她当选国民党主席后,最震撼的举动就是公开喊出“我是中国人”。这句话在台湾社会引起的震动不小,等于是把民进党长期灌输的“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价值观直接翻转过来。 她之前怼苏贞昌和赖清德也特别生猛,骂赖清德是“叛徒”,质疑“为什么你不可以支持统一”。这种敢说敢闯的劲儿,让很多觉得国民党太软弱的支持者大为解气。 尤其她组建的“党外在野大联盟”,还把“馆长”这类网络红人和一些学者都拉了进来,看起来是想搞点新花样。 不过郑丽文的处境其实挺复杂。她一个月前曾明确说过“现在的目标既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要搞“百年和平基业”。 这话跟马英九当年的“不独、不统、不武”路子很像。选前她还表示想带队拜会日本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而高市早苗是靖国神社的常客。 这些动作让不少大陆网友觉得意外甚至失望。可见她的政治操作空间有限,得平衡党内不同派系的声音。 国民党内部分裂风险也不小,亲美派和统派之间矛盾明显。就算她个人有推动两岸交流的意愿,实际操作中也得步步为营。 从更深层看,台湾社会确实在起变化。民进党那种“抗中保台”的戏码演过头了,反而引发反弹。有民调显示,对赖清德两岸政策不满的比例高达63%,对美国“保台”决心不信任的也创下49%的新高。 甚至广义的“中华认同”在岛内还回升到七成左右。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潜在的,不可能靠一两个政治人物或网红直播就快速逆转。 蔡正元的提醒其实很实在。大陆网友对两岸和平的期盼特别真切,总习惯用最大善意去揣测岛内一些政治人物的表态。但台湾的政治生态复杂得很,咱们得有理性的预期。 无论是“馆长”的直播还是郑丽文的当选,都是这种长期变化过程中的浪花,值得关注,但不必过度解读。两岸关系的真正突破,终究需要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时间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