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真的要来了?中央发了个新消息,没提和平统一,也没说一国两制,就八个字,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话看着简单,可不轻,不是谁随便说的,是中央正式出来的,代表的是国家的方向。 中央提到两岸关系时,用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八个字,过去咱们常听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没再重点强调,不是说这条路变了,而是统一这件事,已经从长期的“设想和方向”,变成了要一步步落地的“具体行动”。 这些年外部势力总想着在台海搅局,今天卖武器,明天搞个所谓“访问”,就是想让两岸一直隔着。 可他们没算到,大陆早就换了思路:你想靠“硬手段”拆,我就用“过日子”的办法聚。什么是“过日子”的办法?就是让台湾同胞真真切切感受到,和大陆走近,日子能过得更好。 就拿年轻人来说,现在不少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不光有启动资金补贴,还能享受和大陆创业者一样的税收优惠。 前阵子在厦门,有个做文创的台湾小伙子,就是靠当地的创业扶持政策,把台湾的手作工艺和大陆的电商平台结合,一年就把生意做到了全国。 除了创业,看病、养老这些民生大事也在慢慢打通,现在福建很多地方,台胞凭着台湾居民居住证,就能直接刷医保看病,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先垫付再报销。 养老保险也能异地接续,退休了不管在大陆还是台湾,该拿的钱一分不少,这些事看着小,却比说多少大道理都管用——老百姓过日子,图的不就是安稳和方便吗? 可能有人会问,光靠这些民生小事,真能推进统一?还真别小看这些“小事”,它们正在悄悄改变台海的格局。 过去两岸交流多是“表面热闹”,比如旅游、经贸签个协议,可现在是“深度绑定”:台湾的水果早上从果园摘下来,下午就能通过冷链运到上海的超市。 大陆的新能源企业去台湾设厂,带动当地上千人就业;就连教育,现在两岸高校互相承认学历,台湾学生来大陆读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和大陆学生一样,不用额外办一堆手续。 这些融合不是靠行政命令逼出来的,是大家觉得“这样好”,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 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八个字,正是给这种“自然融合”定了调:统一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是要靠一件件民生实事堆出来的。 过去咱们总说“两岸一家亲”,现在是把“一家亲”变成了“一家人”的生活,你用我的医保,我做你的生意,孩子一起上学,老人一起养老,这种日子过久了,谁还愿意被外部势力挑唆着分开? 任何一个国家的统一,从来都不是靠“喊口号”或者“硬对抗”完成的,核心都是“民心”。 大陆现在做的,就是把“统一”从政治话题,变成了台湾同胞每天都能摸到的生活:可能是看病时少跑的一趟腿,可能是创业时多拿到的一笔补贴,也可能是孩子上学时少办的一份证明。 这些事积累起来,就成了谁也拆不散的凝聚力,外部势力再想干涉,可他们能管得了台湾老百姓想不想来大陆看病?能拦得住台湾青年想来大陆创业?显然不能。 两岸统一不是“将来时”,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时”,它藏在两岸每天往来的航班里,藏在台胞刷医保的POS机上,藏在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的办公室里。 当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发现,和大陆融合是过好日子的“必选项”,统一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毕竟,一家人过日子,哪有一直分开的道理?民族复兴的路上,两岸同胞手拉手往前走,才是最踏实、最有盼头的未来。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从来不是靠嘴上说,而是靠每一个两岸同胞,用实实在在的日子,一起拼出来、过出来的。 信源:央视新闻——《国际锐评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