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出了戏剧性场面——这边刚坐下谈合作,那边美方就启动调查,中方直接硬气回应! 中美代表刚就稀土出口的检验标准、大豆采购的运输周期交换完意见,,国内的新闻推送已经弹了出来,白宫刚刚官宣,要对中国启动新一轮“301 调查”。 这事搁谁看都觉得离谱,合着这边坐着谈合作,那边已经在背后准备“小动作”了? 要先说说这个“301 调查”,不是什么新鲜词,说白了就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搞的一种调查,专门盯着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一旦觉得“不符合美国利益”,就可能加征关税、搞限制措施,这些年美国用它压过不少国家。 而这次更让人不舒服的是时机,偏偏选在双方谈稀土、大豆这些实打实的合作项目时宣布,等于刚握完手,转头就把拳头举了起来。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不是美方第一次这么干了,往前数一个月,他们已经悄悄对中国采取了 20多项打压措施,涉及的领域挺广,从一些科技企业的出口许可,到部分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甚至连个别行业的投资审查都收紧了。 可能有人会问,稀土和大豆谈得好好的,美国为啥非要搞这一出?其实不难理解,稀土这东西,中国的产量占了全球大半,美国很多高科技产品,比如芯片、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大买家,每年从美国买的大豆能占他们出口量的不少份额,双方本来能通过这些合作互相受益,可美方偏要在这时候“拆台”。 面对这种情况,中方的回应也很直接,把相关措施列入反制清单,还对部分美国货物征收了特别港务费。 特别港务费就是针对那些从中国港口进出的美国货物加收费用,反制清单里则涉及美国的一些商品和企业。 不少人都看出来美方这波操作没诚意,谈判的基础是互相尊重,哪有一边坐在谈判桌前谈合作,一边拿打压措施当“筹码”的?这根本不是想解决问题,就是故意搅局。 其实回头看看,中美之间的合作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好处,美国需要中国的稀土支撑高科技产业,中国也需要通过大豆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双方的贸易往来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美方搞“边谈边打”,看似是在给中国施压,实际上也在损害自己的利益,比如美国的农民,本来盼着通过谈判增加大豆出口,结果美方一搞打压,中方采购的积极性难免受影响,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诚意比什么都重要,合作的门永远敞开,但要是总想着用打压当手段,那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信源:央视新闻——《商务部:中方反制美方“301调查”相关措施是“正当防卫”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