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被敌人残忍杀害的李白烈士,留下的一张遗照,镜头中的他已经被折磨的不成样子,敌人为了获得有用的信息,将他的指甲用钳子全部拔光,接着用竹签插进他的手指中,之后还让他做老虎凳,烧红的烙铁直接烫在身上,但是他始终一声不吭,不肯透露半点信息给敌人。 这张照片里,李白的眼睛半睁着,浑浊却透着股硬气。谁能想到,这个被折磨得没了人样的汉子,几天前还在上海福佑路的阁楼里,戴着耳机敲发报机,指尖在电键上跳得比谁都灵活。李白并非一开始就手握电键的情报战士,他的革命生涯起步于炮火纷飞的苏区,早年在江西参加红军后,因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被选入无线电训练班学习,从此与“嘀嘀嗒嗒”的电波结下不解之缘。长征路上,他背着沉重的发报机,踩着雪山草地的泥泞,在敌机轰炸和敌军围追堵截中,一次次架起与中央的通讯桥梁,那些通过电键传递的密码,曾是红军突破封锁的重要生命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李白受组织派遣前往上海,以“商业电台职员”的身份潜伏下来。他在福佑路的阁楼里搭建秘密电台,白天是西装革履的“李先生”,与各色人等周旋;夜晚则关起门窗,借着微弱的灯光监听、发报,将日军和汪伪政权的军事部署、物资运输等情报,源源不断发往延安。为了躲避敌人的无线电侦测,他每次发报都控制在十分钟内,发报机的功率调至最低,甚至把天线伪装成晾衣架挂在窗外。这种隐秘的工作持续了八年,期间他曾两次被日军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却始终未暴露真实身份,靠着顽强的意志和组织的营救脱离险境。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白没有离开上海,而是继续潜伏,转为为解放战争服务。此时的上海已被国民党特务严密控制,无线电侦测车在街头日夜巡逻,搜查秘密电台的力度远超抗战时期。他将电台转移到更为隐蔽的居所,与妻子裘慧英配合,一个负责发报,一个负责望风,夫妻二人在刀尖上行走,为解放军传递了大量关于国民党军队部署的关键情报。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发送一份重要军情时,因发报时间稍长,被国民党特务锁定位置,阁楼被包围,他在烧毁密码本后被捕,这是他革命生涯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落入敌人手中。 被捕后的三十多天里,敌人对李白动用了几乎所有酷刑,除了拔指甲、插竹签、坐老虎凳、烙铁烫身,还使用了电刑等更为残忍的手段,试图逼迫他说出组织的秘密。但无论是肉体的剧痛还是精神的威逼,李白始终坚守底线,只字不吐。他在狱中对难友说:“我是共产党员,宁可倒下去,也绝不会屈服。”敌人见硬的不行,又以家人相要挟,甚至带他的妻子裘慧英去狱中劝降,李白却隔着铁窗告诉妻子:“你要坚强,继续革命工作,好好抚养孩子。”这份决绝,让敌人彻底明白,从这个硬汉口中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1949年5月7日,距离上海解放仅剩20天,穷途末路的敌人对李白下了毒手。行刑前,他向狱友索要纸笔,写下给妻子的遗书:“慧英,永别了,我想念你和孩子,希望你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这份遗书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家人的牵挂,却更显一名革命者的铁骨柔情。他被敌人押至浦东戚家庙,连中三枪后牺牲,年仅39岁。而他用生命守护的那份情报,早已通过其他渠道送达解放军手中,为解放上海的战役提供了重要支持。 如今,李白烈士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他当年使用过的发报机、潜伏时的证件等遗物,被收藏在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中。那张遗照里,他虽遍体鳞伤,眼神却始终未垮,那是革命者面对敌人时最不屈的姿态,也见证着无数像他一样的隐蔽战线战士,用生命诠释“对党忠诚”的誓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9年,被敌人残忍杀害的李白烈士,留下的一张遗照,镜头中的他已经被折磨的不成
微笑着前行
2025-10-14 04:26: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