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出演“刘三姐”的明星程春莲辞去工作,敲开了一男人的办公室。进门后,伸手解开衣扣。她用身体交易103次,敛财76万,谁知,7年后,一群人踹门,闯入她家。 说真的,谁能想到,当年红遍黄石的“刘三姐”,最后会用这样不堪的方式落幕。 1955年程春莲出生在铁山工人家庭,16岁就因为外形亮眼、嗓子甜,被选去演“刘三姐”,巡演时台下全是掌声,可那会儿歌舞团每月几十块工资,根本撑不起她见了大城市后的野心。 8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价格双轨制”,计划内的石油、钢材都是紧俏货,计划外的价格能翻好几倍,这巨大的价差,成了很多人钻空子的机会。 程春莲就是看着这股风气动了心,1985年她果断辞掉歌舞团的铁饭碗,先去美尔雅卖衣服攒人脉,后来托关系挤进石油化工协作分公司当副科长,才算摸到了“油水”的边。 可副科长的权力不够拿紧俏指标,1988年北京出差,成了她彻底堕落的转折点。 那天她敲开渤海石油公司运销处科长梁述胜的办公室,没说几句就伸手解开了衣扣,门一关,身体就成了她换取石油指标的筹码。 那一次,她拿到了几千吨石油的批文,转手一倒腾就赚了不少,尝到甜头的她,从此再也收不住手。 她专门找了个笔记本,把103次交易记得明明白白,谁、什么时候、在哪、换了多少指标或钱,一笔笔跟账本似的,仿佛在炫耀自己的“能耐”。 不管是办公室关灯后的交易,还是出差酒店的套房,甚至自家别墅的聚会上,解开衣扣都成了她的“谈判技巧”。 80年代末物资有多紧缺?工厂缺油开不了工,个体户想拉货都得托关系找油,程春莲就靠着那些被她“拿下”的领导,硬生生从计划外抠出大量石油。 她倒腾了2827吨汽油、2491吨柴油,每吨加价140块起步,要知道那会儿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她这一倒就是天文数字。 短短几年,她从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的穷姑娘,变成了住别墅、开豪车、雇保姆的富婆,家里摆着进口彩电、真皮沙发,身上穿的全是高档货,存折里不光有76万人民币,还有1万美元和10万日元。 可钱赚多了,她的脾气也变得跋扈,在公司里对下属说骂就骂,觉得只要搞定手里有权的领导,就能在这世道横着走。 其实她压根没意识到,自己踩的是法律的红线,所谓的“本事”,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犯罪。 1989年,一封举报信递到了黄石纪检部门,据说就是公司里看不惯她作威作福的员工写的,把她虚报需求、截流国家指标、权色交易的事全抖了出来。 那时候全国都在严抓经济犯罪,她这案子一下子成了典型,检察人员调查时,在她家搜出了成捆现金、混乱的账目,还有那本记满103次交易的笔记本,铁证如山。 庭审时她还嘴硬,说这些钱是靠自己“本事”赚的,压根不觉得错,法院甚至专门请了武大、政法大学的教授论证,焦点就是“权色交易换资源算不算犯罪”。 其实她的悲剧,一半是时代的诱惑,一半是自己的贪婪。 80年代双轨制确实有漏洞,石油计划内和计划外每吨能差几百块,可这不是她突破底线的理由,从受人追捧的明星到靠身体换利益的蛀虫,她丢的不只是名声,还有做人的底线。 1992年4月,法院最终判了她死刑,那栋她用肮脏交易换来的别墅,最后成了她罪恶的见证。 76万在当年是天文数字,可终究买不来回头路,那103次荒唐交易,最后只换来了一颗冰冷的子弹。 时代再变,诱惑再多,法律的底线也绝不能碰,这大概就是程春莲的故事,留给我们最沉痛的教训。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