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蔡正元、赖岳谦、邱毅、张安乐,台湾政论四大剑客,出奇

红日观全局 2025-11-18 15:48:01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蔡正元、赖岳谦、邱毅、张安乐,台湾政论四大剑客,出奇一致的不对郑丽文作任何评价。   郑丽文刚刚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风头正劲,照理说,“四大剑客”应该是最先出来点赞打气的那群人。   可偏偏这次,蔡正元、赖岳谦、邱毅、张安乐这四位一向话多、语速快、立场硬的政论老将,一夜之间全成了“哑巴”。   他们对郑丽文的上任、人事布局、两岸言论,统统没有表态。这种一致的沉默,在台湾政坛着实罕见。   往常事情可不是这样的,蔡正元和邱毅几乎是国民党的“随军评论员”,一个风吹草动,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开麦”。   赖岳谦常年在节目上强调“统一才是出路”,张安乐更是公开主张“和平统一,刻不容缓”。   可这次面对郑丽文这样一位自称“中国人”的新主席,他们却选择沉默,这不是不习惯发言,是有意保持距离。   郑丽文的当选本身就带点“戏剧性”。她是一位“绿转蓝”的政治人物,过去是民进党立委,如今却站在了国民党的最高位置。   2025年10月18日,她以较高支持率赢得党主席选举,成为国民党史上第二位女性主席,她的胜出被许多人看作是国民党试图摆脱老面孔、老路线的一次自我革新。   她刚上任没几天就做了一件很少人敢做的事,在11月8日出席了“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   这是统派色彩浓厚的活动,往年只有张安乐等人去,国民党高层鲜少露面。   这回郑丽文不仅去了,还在现场致辞,谈民族和解、历史记忆,态度温和,措辞谨慎,但就是这场活动,曾一度让邱毅称赞她“勇气可嘉”。   可事情的发展有点反转,就在外界以为她要“大踏步向统派靠拢”的时候,她的人事布局却画风一变。   她任命的副主席萧旭岑,是马英九基金会的执行长,属于温和派典型,张荣恭虽然是旧部回锅,但也是主张“稳定发展、和平交流”的技术官僚。   蔡正元、邱毅这些风格鲜明、观点强硬的人,不仅没被邀请进团队,连个顾问名义都没捞到。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她嘴上说“两岸同属一中”,但又不提“统一”,她出席统派活动,却回避“统一时间表”,她强调和解,却不触碰统派最在意的“终极统一”目标。   这种“说一半、做一半”的风格,让四大剑客一时间摸不准她到底是“真蓝”还是“假统”。   从政治策略角度看,郑丽文的操作不难理解,她深知现在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情感很复杂。   民进党这些年“抹红”手段玩得炉火纯青,谁稍微亲中一点,就可能被贴上“卖台”标签。   在这种氛围下,她不敢太快往前冲,也没打算一下子就把“统一”二字摆上台面,她选择的是走一步看一步,先稳住党内,再试探社会接受度。   这也可以解释她为何不急着拉拢四大剑客入列,毕竟这四位的标签太明显,拉一个进来,就会被贴上“极统”路线。   她现在要的是空间,而不是立场,用邓小平的话说,“不争论,先发展”,或许正是她此刻的策略。   但问题也来了,她的模糊路线,对内容易引发误解,对外更容易被忽视。   在国民党内部,统派、深蓝派已经习惯了“统一才是终极目标”的路线,对她的温和保守可能理解为“倒退”,而外界,包括大陆方面,也可能对她释放的信号感到不明不白。   更现实的是四大剑客的沉默可能不是简单的“观望”,而是“保留意见”,他们不愿公开批评郑丽文,但也不愿站台背书。   这种“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其实已经透露出警觉,这在台湾政坛是一种很典型的“冷处理”,既不给资源,也不给压力,放任其自证成败。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沉默其实也是台湾统独政治路线的一面镜子,国民党近年来在两岸议题上左右摇摆,一边要靠本土选票,一边又不敢和大陆彻底切割。   这种“骑墙式”操作,在2024年选举中已经尝到苦果,郑丽文是否能打破这个局面,还得看她接下来的动作。   她面临的局势并不简单,民进党继续用“抹红”攻击国民党,甚至连国民党内部也开始互相“揪红帽”。   在这种局面下,她既要维持党内团结,又不能让统派彻底疏远,如果她能在下一轮人事布局中适度吸纳统派声音,比如给蔡正元、邱毅一些顾问职务,或安排他们参与两岸事务,或许还能重新拉回阵线。   但更关键的还是她在两岸论述上的表态,是继续说“我们是中国人”,还是更进一步谈“统一愿景”?   如果她始终保持模糊,长期下去,统派会流失信任,深蓝会失去耐心,而民进党也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模糊说法”的炒作机会。   郑丽文的挑战是双重的,她既要证明自己不是民进党“转蓝”的幌子,也要让传统蓝营相信她有政治方向。   这不是靠一两场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长期言行一致、政策明确、团队稳定。   信息来源: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未来两年将面对多重考验》——中国青年报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红日观全局

红日观全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