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突然宣布了。 据塔斯社报道,他表示

访琴归期的日子 2025-11-18 14:25:35

就在刚刚。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突然宣布了。 据塔斯社报道,他表示将参加2026年联合国秘书长的角逐,并称如果当选,会推动俄罗斯与乌克兰开展合作与谈判,尽快化解冲突。 先把握住关键点:格罗西的拿手活是核安全斡旋,这套办法能不能扩展到更宽的战场沟通,决定了他承诺的分量。 扎波罗热核电站就是他近年的主战场。公开信息显示,IAEA在现场常设观察员,他本人多次赴现场,强调人员安全、外部供电和冷却系统稳定。这些是硬条件,不稳定就会引发更大风险。 放到国内看,秦山核电一号机1991年并网运行,几十年里靠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控制风险,日常巡检、应急预案、电源冗余是一整套。对比乌克兰前线,不确定性高,临时停火难以覆盖到电力和辐射防护的全链条。 跨国合作的落地性也能提供参照。福清核电5号机组2021年投运,“华龙一号”在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分别在2021、2022年商业运行,设备、规程、培训按统一标准执行。俄乌之间目前连现场人员流动和线路维修都时常受阻,说明合作要先搭框架。 2023年,IAEA向外提出保护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五项原则,包括不得从核电站发动攻击、不得把它当军用目的、保障外部供电等。这套原则能提供底线,但它还不是停火方案,更多是把风险压低到阈值之下。 战场每天在变,电站外部输电线路几次遭到破坏的通报,给运行带来不确定性。要推动谈判,先把电力安全通道稳住,让人员能进出、设备能检修,信息能共享,才谈得上扩大议题。 国内电力系统的应急演练经验也有可借鉴之处。南方多地在台风季开展跨区支援,清障、抢修、恢复路径清晰,做到小时级恢复关键节点。俄乌现场如果能建立类似的标准作业流程,工作效率会显著提升。 据公开报道,乌克兰在2022年冬季出现多城停电,基础设施受损频繁。这类情况需要有人牵头把“电力、人员、安全”三件事捆绑起来同步推进,否则谈判桌上的承诺很难落实到现场。 格罗西若要把话落到事,最现实的是把核安全团队升级为更大的协调框架:固定的现场联络点、统一的信息发布、周期巡查路线、故障清单和修复计划,一条条列出来,让各方照单执行。 这个岗位的工作更像是一层层搭平台,会员国给多少空间,就能做多少事。承诺要转化为里程碑时间表和可验证指标,外界才能评估效果。 我的立场很清楚:先稳住核安全与电力通道,才有讨论更大问题的基础。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工作人员与周边居民,是任何一步的前提。 一旦这些基础环节跑起来,外界对后续谈判的信心才会增加,双方也更容易在具体事项上达成一致。 把话题拉回到这次宣布:格罗西要把“能促成和解”的信心变成现场的工具和流程。从核安全的已知路径开始,把每一项具体工作做实,再往更宽的议题推,这才是稳妥的推进方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访琴归期的日子

访琴归期的日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