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少帅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西安事变时,他把蒋介石的侍卫基本全部杀光了,就连蒋介

浅笑对风吟 2025-11-06 02:18:48

其实少帅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西安事变时,他把蒋介石的侍卫基本全部杀光了,就连蒋介石的堂侄孙都被他杀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6年12月的西安城,空气里都透着一股紧张劲儿。 天还没亮透,华清池附近突然响起一阵枪声,把冬天的寂静打得粉碎。 这时候的蒋介石还躲在骊山的石头缝里,身上的睡衣都没穿整齐,后面跟着一帮追着他的东北军士兵。 这位在当时中国政坛上说一不二的人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手下人逼到这个地步。 事情得从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位将军说起。 他们眼看着日本人在东北地界上越来越嚣张,心里急得跟什么似的,可蒋介石却一直喊着“攘外必先安内”,非要先把红军解决了再说。 这俩将军一合计,觉得再这么打下去中国就要完了,于是就想出了个大胆的主意,用武力劝劝蒋介石改主意。 12月12日那天晚上,张学良请蒋介石吃了顿饭,表面上一切正常,其实暗地里早就安排好了。 等蒋介石回到华清池住下,东北军就动手了。 张学良特意交代手下:“要抓活的,千万别伤着人。”可真动起手来,场面就控制不住了。 蒋介石的卫兵们拼死抵抗,可架不住对方人多。 混战中,蒋介石的堂侄孙蒋孝先第一个倒下了。 这蒋孝先可不是一般人,他既是蒋介石的亲戚,又是侍从室第三组的组长,专门负责蒋介石的安全。 他是黄埔一期毕业的,跟着蒋介石南征北战十几年,是蒋介石最信得过的人之一。 可就在那个寒冷的早晨,这位忠心耿耿的侍卫长官就这么死在了乱枪之下。 跟蒋孝先一起送命的还有不少人。 比如邵元冲,他是国民党中央的常务委员,专门负责编党史的,蒋介石把他当智囊看。 还有王景樾,是边业银行在西安分行的经理,管着西北地区的钱袋子。 再加上蒋介石的贴身保镖施文彪、竺培基这些人,总共死了将近二十个。 这些人有的是蒋介石的亲戚,有的是他的左膀右臂,一下子全没了。 要说这张学良下手确实是狠。 他带的东北军打仗有一套,把蒋介石的侍卫队收拾得干干净净。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当时那个乱劲儿,枪子儿不长眼,谁也不知道会闹出这么大伤亡。 再说张学良本意也不是要杀人,他就是想逼蒋介石抗日。 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由不得他了。 蒋介石在山洞里躲了半天,最后还是被找到了。 他看着眼前这群东北军士兵,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这些人昨天还对他毕恭毕敬的,今天就敢拿着枪指着他。 更让他难受的是,听说蒋孝先他们都没了,这心里就跟刀绞似的。 后来经过共产党那边周恩来等人的调解,蒋介石总算被放了。 表面上大家都说要以国家为重,共同抗日,可蒋介石心里这口气咽不下去。 回到南京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把张学良给关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五十多年,从大陆关到台湾,直到蒋介石死了好些年,张学良才重获自由。 杨虎城将军的下场更惨。 蒋介石后来把他全家都抓起来,先是关在贵州,后来看局势不妙,干脆秘密处决了。 这明显就是报复,为西安事变那天的屈耻报仇。 要说蒋介石为什么这么恨张学良,除了面子问题,更主要的就是死了那么多贴心人。 特别是蒋孝先,既是自家人,又是得力助手,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了,换谁谁也受不了。 蒋介石后来在日记里没少提这件事,每次写到“孝先之死”这几个字,都能看出他心里的恨意。 张学良这边呢,倒是想得开。 他虽然被关了半个世纪,可从来没公开骂过蒋介石。 晚年有人问他恨不恨老蒋,他说:“蒋先生恨我,我却不恨他。” 这话说得挺有意思,可能他觉得自己的做法虽然激烈了点,但都是为了国家好。 现在回头看这段历史,真是让人感慨。 张学良这个人确实厉害,敢作敢当,为了逼蒋抗日,连这种掉脑袋的事都敢干。 不过他可能也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他自己的一生。 要是那天早上动作没那么大,少死几个人,说不定蒋介石也不会记恨这么久。 可历史没有如果,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留给后人说不尽的话题。 主要信源:(北方网——张学良首次口述历史:西安事变是逼出来的(全文))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