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前的瞬间画面,有一个元帅,表情凝重,他是谁?为什么? 开国大典那天,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0-27 14:42:47

开国大典前的瞬间画面,有一个元帅,表情凝重,他是谁?为什么? 开国大典那天,天安门城楼上站了一排人,人人脸上都挂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表情。 有的笑得热烈,有的眼圈微红,还有一个元帅,站得笔挺,目光却沉得很。他没说话,也没什么多余动作,就是静静站着,像老屋角落里那张沉着年岁的太师椅。 一身戎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有人认出来了,说那是刘伯承。 是啊,他就在毛主席左侧两步远的地方,身上背着九道伤,右眼早就没了光。但那天他不是因为伤重才神情冷淡,是因为——他太清楚,眼前这热闹是怎么来的。 年轻那阵他混过军阀部队,是靠真本事上去的,在川中地位不低。 要按常理走,他继续带兵、升官、喝花酒,也就这么一辈子了。但偏偏他这个人骨头倔,一心想着救国救民那点事,哪怕外头都说他傻气。 一九二三年秋冬,他在成都养伤,表面是疗伤,实际上是在盘算出路。 那会儿讨贼军先是拿下重庆,后来又丢了,成都也顶不住了。赖心辉那伙人怕熊克武做大,在重庆刚打下来就停手,白白错失好局。吴佩孚调刘湘来收拾残局,敌军反扑,节节逼近。 整个四川一片混乱,军头们各怀鬼胎,谁也不想真拼命,倒像是明里打仗暗里争地盘。 刘伯承看透了这一点,心里开始打鼓。 那个时候,成都有个叫吴玉章的老先生,是同盟会出来的,干过推翻清朝的大事,又当了成都高等师范的校长,见多识广,肚子里装的不是章句而是真东西。 他和刘伯承走得近,常去探病,一边问伤情,一边聊新思想,讲马克思、列宁,讲世界上还有种不靠枪杆子争地盘的制度。 就是在吴玉章的牵线下,刘伯承认识了杨闇公,潼南人,留过洋,脑子活泛,脾气也冲。 两人见第一面就聊开了,后来几乎天天混一块,谈国事,谈社会,谈怎么翻旧账、起新局。 杨闇公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骨干,眼光毒辣。他在日记里写过:“伯承机警过人,勤学,头脑清,志向远。”不夸张,当时川地军人里头像刘伯承这样能文能武的,不多。 他们不是哥儿俩一样的亲密,但彼此都晓得对方不是等闲之辈。 说起来,陈紫舆也劝过他入党。 这人和他早就熟识,火急火燎地说共产党才是正道。 可刘伯承一句话把他怼了回去:“不能一见旗帜就拜倒。”这不是故意摆架子,而是他确实还在研究。他说:“十几年革命路走来,看得多听得也多。哪一条道真正适合中国,我得自己琢磨明白了再决定。”这番话给杨闇公听见了,当晚他就下决心要设法把这条好汉拉到自己这边来。 一九二四年春,成都局势已经快崩了。熊克武、但懋辛亲自登门,请刘伯承上阵救火。 赖心辉也通过王尔常放话,说愿请他做师长,这待遇已经算高了,可刘伯承冷脸回绝。 他说:“我从军多年,命是早放下的。但不是为了虚名也不是图享受,是想救百姓于水火。如今这些当权者,一肚子私利,顺风顺水时看我不顺眼,等翻船了又来求我。这等人,我不稀罕跟。”那话说得不客气,像是扔了一桶冷水,把人呛得半天说不出话。 说完这番话,他干脆躲去了五通桥,张仲铭家里养伤,也图个清净。 他不是彻底退了,而是在那儿翻书、琢磨、想明白事情。吴玉章后来也来了成都待不住,跑到五通桥和他会合。 他们谈得更深了,讲共产党怎么起来的,在各地怎么干事,讲广州、北京、上海那些革命风头。刘伯承听着听着,心里开始动了。他说:“要出去走一圈,亲眼看看。” 这一走就是半年多。一九二四年秋末,他们从四川走贵州、湖南,一路折腾到上海。 那年冬天的上海,工人运动闹得热火朝天,街头巷尾都能听见“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刘伯承站在人群后头看,看那些人不是演戏,是真拼命。他忽然意识到,原来革命不只是军人干的,老百姓也能一呼百应。接着,他又跟着吴玉章去了北京,见了赵世炎、童庸生这些北方区委的骨干,聊了许久,把党的起家、方针、路子摸了个大概。一九二五年初,他又转回上海,赶上“五卅”惨案。学生工人倒在街头,血染路面,全城震动。刘伯承心头像挨了一拳。他那时候就说,这事不能光看,还得做点什么。 再后来,他们去了广州,又碰上省港大罢工。英法出兵,镇压工人,沙基惨案震动全国。 他见过战场尸山血海,但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地盘上动枪的那一刻,他心里那根弦是真断了。他觉得,再犹豫就是懦夫。黄埔军校那边也找他,说可以当教官,发挥军事所长。他没答应。他说:“教官也好,但打不赢帝国主义,那些课讲再好也白搭。” 一九二五年夏,他和吴玉章回到四川。人虽然回来了,心早已变了样。 他开始帮吴玉章、杨闇公整顿国民党组织,掰腕子斗右派,利用自己在川军旧部的影响力,把不少中上层的人往新方向引。明面上他还不是党员,暗地里早已按党的路线干活。 到了一九二六年五月,刘伯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走过这一圈,他才认清了路。不是哪个人说服了他,是这一路血、泪、汗,让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所以开国那天,他站在毛主席身边不笑,不是冷漠,是心里有账。 他知道这胜利不是凭空来的,是靠多少人死过、伤过、信过、背叛过,一步步挨出来的。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