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种强烈预感,中美马来西亚谈判结束,就离摧毁西方主导的世界供应链体系不远了!

武不庸 2025-10-26 17:04:54

我有种强烈预感,中美马来西亚谈判结束,就离摧毁西方主导的世界供应链体系不远了! 如果中美贸易战烽火再起,美国汽车、半导体甚至AI,过不了两个月可能就会彻底停工 这段时间,国际上有件事虽然没大张旗鼓地宣传,但懂行的人都知道分量不轻。 中美马来西亚三方,一起坐下来谈了场不太寻常的合作。 虽然外界没看到多少花哨的签字仪式,也没什么铺天盖地的通稿,但这场谈判的影响,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深远。 现在的全球供应链,说白了就是一张巨大的网,谁控制住了关键节点,谁就有更大的话语权。 以前这张网是西方一手织出来的,美国说往哪儿走,其他国家就得跟着走。 但现在不太一样了,尤其是我国这几年动作频频,供应链这个老把戏,慢慢开始换了玩法。 这次谈判的主角除了我国和美国,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角色——马来西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是它? 其实说白了,马来西亚在整个亚洲的制造体系里,尤其是在半导体、电子零部件这一块,是个绕不开的存在。 它既能跟美国打配合,也能跟我国深度对接,属于那种两边都吃得开的国家。 而且现在再看美国的状态,说实话也不如以前那么硬气了。 今年以来,美国国内的制造业问题不断冒头,芯片、电动车、电池这些产业,陆陆续续爆出各种麻烦。 有的是工厂建不起来,有的是人手不够,有的干脆就是没原材料。 说到底,问题都绕不开一个点——供应链出了问题。 美国想自建一套属于自己的产业链体系,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现实是,嘴上说得容易,真干起来困难重重。 他们想靠高关税逼企业回流、想用补贴拉住核心企业,可结果呢?很多企业该外包的还是外包,该从我国采购的还得采购。 一方面喊着“脱钩”,一方面又离不开我国的产品,这种矛盾挺明显的。 所以这次中美马来西亚坐下来谈,其实背后是对整个供应链格局的一次重新审视。 尤其是美国,虽然嘴上说得挺强硬,但其实已经在慢慢松口。 总统前阵子公开表示,说预计能和我国谈成协议,还提到对华的145%高关税可以降一降,虽然没说能降到哪儿,但这话明显已经在给自己台阶下了。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门也表态说,可能未来两三年能谈成一个全面协议,但现在还没正式开始。 这话听上去像在打预防针,但实质上也说明,美国已经开始认真考虑怎么调整对我国的贸易政策了。 要知道,如果不是供应链真的吃紧,他们根本不会轻易松口。 而我国这边怎么看?其实很简单,不求你让步,也不会被你牵着鼻子走。 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的底气。这几年不管是芯片、电动车,还是AI产业链,我国的推进速度大家有目共睹。 虽然还有堵点,但整体是往前走的。 而且我们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拉更多国家进圈,比如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在这次谈判中,扮演了一个桥梁的角色。 它既跟美国有技术合作,又跟我国有产业配套。 如果马来西亚在三边合作中站稳脚跟,那未来在很多关键零部件的转运、封装、测试环节上,都可以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 这样一来,不仅能缓解我国在某些环节的出口压力,也能让我们在整个链条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参考:中国日报网——和评理 | 为平等、尊重、互惠的谈判敞开大门  

0 阅读:92
武不庸

武不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