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那边的一个智库出了个观点,说既然我国之前能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制手段,

武不庸 2025-10-25 16:04:39

最近韩国那边的一个智库出了个观点,说既然我国之前能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制手段,那韩国是不是也能学着点,不从我国买大白菜,用这个方式来“表达立场”。 这话一出来,很多人听完都直皱眉,觉得这逻辑多少有点站不住脚。 说到底,大豆和大白菜这两件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事儿,不能一概而论。 摆在桌面上讲讲,咱也得把来龙去脉说清楚。 先说我国当年对美国大豆动手这事儿,那是有背景、有底气、有条件的。 那会儿中美关系正处在摩擦阶段,美国先动的手,对我国加了不少关税。 我国作为回应,选择减少进口美国大豆,不是拍脑门决定的,是有一整套考量。 第一,美国的大豆对我国市场依赖很大,不是说换个买家就能解决的;第二,我国手上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也能供货,虽然运输远点儿,但能顶得上;第三,我国的大豆消费市场体量大,谁都不敢轻视。 咱不买美国的,美国农民的日子马上就难过了,这才叫“有杀伤力”的反击。 反过来看看韩国手里的大白菜这张牌,就完全不是一个玩法了。 韩国大白菜主要是用来做泡菜的,几乎是每家每户餐桌上不能少的东西。 但问题是,韩国本地的白菜产量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需求,种植面积不够,气候也不合适。 所以好多年了,他们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大白菜,尤其是秋冬季节,靠我国白菜做泡菜已经成了常态。 这时候如果韩国真说不买我国的大白菜了,问题就来了。 对我国来说,大白菜出口只是农产品出口里的一小部分,不是啥大头,影响不算大。 但对韩国自己呢?泡菜产业受影响不说,老百姓吃饭都得跟着遭殃。 以前有过一次类似的事,结果是韩国超市泡菜价格飞涨,餐馆都不好意思给顾客多装一勺泡菜,连媒体都报道说“泡菜荒”。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根本还没准备好“自己扛”,就想着断别人的供,搞不好最后伤到的是自己。 再说了,国际贸易这玩意儿不是意气用事。 不是说看谁不顺眼就不跟谁做生意,而是得看自己有没有替代方案,有没有回旋余地。 我国当年不买美国大豆,是有备而来,早就谈好了其他供货渠道,而且国内市场也能进行调节。 但韩国呢?除了我国,他们真的暂时找不到别的替代国家能长期稳定供货。 别说质量和价格了,光是运输和储存的成本,他们都吃不消。更别提万一出现自然灾害或者突发状况,他们自己的产能根本扛不住。 所以说,韩国智库这番话听着像是在模仿我国的策略,实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对等”。 从根子上来说,他们的情况和我国完全不一样。 我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全球采购的能力,有足够多的战略储备。 而韩国在农业上本来就没多少底气,指望用“不买白菜”来施压,真的是想得太简单了。 再说,打贸易牌这种事儿,得分清楚谁是主动,谁是被动。 我国当时是应对美方挑衅,不得不作出反制,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克制和理性。 但韩国这边,眼下其实并没有遭遇什么实际的重大经济打击,却想着主动“断供”来自我国的农产品,这种打法既不成熟也不现实。 说白了,底气不足,还硬要装强硬,最后只会让自己更被动。 参考:观察者网———中国不买美豆,特朗普又搞讹诈

0 阅读:38
武不庸

武不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