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说是帮了特朗普个人一个大忙,不然的话,以他的一己之力,在美国内部的斗争中,是搞不定那些金融资本的。在我们的压力之下,美国的金融资本开始承诺向本土产业资本输血了,这大概就是最近这一系列变化背后,美国内部斗争的新动向。 美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被金融和房地产等虚拟部门聚拢,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一降再降,到了2024年甚至跌破10%,创出历史新低。 资本始终逐利、回报率最高的那块地方扎堆,这导致金融资产收益远高于实体经济增速,资金大量流向金融投机,挤压了高端制造和关键技术的新一轮创新投入,甚至出现连半导体这样关系国运的产业,美国本土产能占比也被削弱到仅剩十分之一上下。 这样的格局本来难以撬动,因为金融资本有天然的国际流动性优势,资本市场、对冲产品、资产证券化、全球并购、跨国套利,已经形成了完整生态。 可最近几年,中美贸易冲突、技术封锁升级、全球供应链风险暴露,使得美国精英们对“去工业化”的弊端有了更深刻的现实触感。 美国银行、基金、华尔街,更担心“下金蛋的鸡”供应链出了大问题,连带动摇自身资产价值。 于是才开始有了改变资本配置、回流投资产业链的动力,典型如量身定制的产业链基金、科技制造专项贷款等,纷纷亮相。 特朗普和拜登都把“制造业回流”写进了自己最重要的经济纲领,其实各自的路径和理由略有不同,但难得地形成了一定“方向一致”:通过大规模财政补贴、税收激励,把本已转移海外几十年的产业链想方设法拉回来。 用贸易壁垒加以保障,直接旨在“断链脱钩”,围堵外部竞争对手,特朗普自己在选举周期中提出“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100%附加关税”,这种不惜自损的激烈举措,其实是要用强制手段倒逼产业资本“入伙”本土制造业振兴大计。 光有总统意志仍然不够,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遭遇外部压力后,那些曾经只用数字和代码赚取巨额利润的金融巨头,终于意识到本国整体实力和自身资本安全其实早已命运绑定。 和以往“全球供应链就是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外部页脚”这种思维完全不同,美企高管、基金经理现在都得认真思考供应链中断、技术制裁、海外政策变动带来的真实风险。 从2010年到2023年,制造业固定投资净增超一倍,就业增加百万人,本土大型制造业项目也有短暂爆发期。 美国金融体系本身也正处在动荡之中,通胀持续、美联储加息、商业地产贷款违约风险、银行资产浮亏、甚至“铁锈地带”长期复苏无望。 这些真实风险,只有靠资本流向制造业和实体创新,才能换取新一轮增长预期,也就是新的资本安全感。 所以近来金融资本选择和产业资本战略协同,与其说是被总统逼迫,倒不如说是在全球地缘博弈与风险爆发下的自我调适。 你认为美国产业和金融资本的“和解”,究竟能维持多久?
中美最后的结果,在中美巨额关税下,中美贸易已经清零,接下来中美只有两种结果
【1评论】【1点赞】
hsjsndhwbsh
特朗普的目的部分达到了,就是通过反复的政治风险,逼的资金回流。没有收割到全球资产算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