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却摇头表示:同志,你级别太低,只需上报

玉尘飞啊 2025-10-16 16:47:41

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却摇头表示:同志,你级别太低,只需上报首长,我的代号是902! 1947年春,在辽东太子河附近,解放军战士发现了一名身着国民党少校军装、举止镇定的男子。 这位名叫赵炜的军官被护送到连部后,并未接受常规审问,而是直接表明身份,要求向更高级别的首长报告,并说出了自己的代号“902”。 这个代号在解放军情报系统内具有极高权限,他的要求被迅速层层上报。 赵炜出生于河北文安一个贫寒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怀揣报国之心考入黄埔军校桂林分校第十六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军校期间,他因表现优异曾受到蒋介石接见,并获赠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字样的“中正剑”。 抗战胜利后,赵炜被调往东北,担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少校作战参谋,主管机密室。这个职位让他能够接触到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最高军事机密。 1946年3月,经过周密安排,赵炜在北平与中共中央情报部门的高级干部王石坚会面。 王石坚是情报工作负责人李克农的得力助手。几次接触后,赵炜被发展为中共情报员,并由李克农亲自授予“902”的秘密代号。 回到沈阳后,赵炜利用职务之便,开始为中共中央提供重要情报。他每月编订的国民党军团以上兵力驻地表,详细记录了部队主官姓名、番号和驻地信息,这些绝密情报通过地下电台源源不断发往中共中央。 1947年3月,赵炜获取了国民党军第四次进攻辽东的详细作战计划。杜聿明集结了12个师共12万余人的兵力,企图实现“北守南攻,先南后北”的战略目标。 赵炜不仅及时将这一情报送出,更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起草一道假命令。 这道命令要求国民党第13军89师和54师162团“火速急行军至新滨三源浦,迅速进入阵地,进行强攻,占领兰山制高点”。 然而赵炜清楚,东北民主联军已在兰山脚下设下袋形埋伏。这道经过作战科长、参谋处长和参谋长正常签发的假命令,最终导致13军主力部队被引入我军伏击圈,遭到毁灭性打击。 此役使杜聿明不得不改变整体战略,国民党军从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御。而东北民主联军则一举扭转在南满的不利战局,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随着夏季攻势展开,赵炜随郑洞国前往开原前线指挥所担任参谋。这期间,他将四平国民党军的城防部署、防御工事以及增援部队的兵力部署等关键情报及时送出,为东北民主联军取得夏季攻势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 1947年秋,北平情报组织遭到破坏,赵炜的几位联系人相继被捕。10月初,赵炜奉命携带东北重点防御计划前往北平面见蒋介石。 在北平期间,他敏锐察觉到危险,经过机智周旋,最终成功脱身返回沈阳。 回到沈阳后,赵炜通过电话试探发现敌人正在搜捕他,当即决定撤离。他换上便装,昼伏夜出,最终在太子河畔巧施计谋,借助两名国民党士兵找船渡过太子河,进入解放区。 赵炜到达解放区后,受到辽东分局书记陈云和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的亲切接见。而他提供的东北重点防御计划等最新情报,为东北战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赵炜继续在情报战线工作。尽管在特殊时期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终坚守信仰。平反后,他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直到1981年从国家安全部局级岗位离休。 赵炜的情报工作为东北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提供的准确情报和采取的果断行动,直接影响了战局发展。他的一生,展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智慧。 这些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可能不为人知,但他们的功绩永远铭刻在历史中。正是有了无数像赵炜这样的无名英雄,我们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信息来源: 人民网党史频道《中共高级卧底赵炜:一道假命令改变了东北战局》 文汇网《他被蒋介石亲自授予“中正剑”,却有着共产党的绝密代号》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