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内蒙一女子自家商店被盗,女子通过足迹跟踪到盗贼,没想到女子竟然被破格聘请到一公安局上班,就连华人社探李昌钰还想拜她为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8年冬天,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26岁的董艳珍发现自己经营的小卖部失窃了。她没有慌乱地清点损失,而是立刻蹲下身,仔细研究地面上留下的几枚脚印。 这些脚印步幅特殊,右脚有轻微外撇的痕迹。她顺着这些印记追踪了几里地,最终指向一户偏僻的人家。警方根据她提供的线索,果然在那户人家找到了被盗的现金和香烟。 这次成功的追踪,让当地公安部门注意到了这位矿区小卖部女店主的特殊才能。 不久后,仅有高中学历的董艳珍被梧桐花镇铅锌矿公安处破格聘用为技术员,这是她人生中第一份与刑事侦查相关的工作。 董艳珍的这项特殊技能源于家族传承,她的曾祖父董长存在清末民初就通过追踪马蹄印来协助破案,祖父董世玉更是当地警界有名的足迹追踪专家。 这门被称为“码踪术”的技艺原本传男不传女,但董艳珍从小就对足迹有着非凡的观察力。 她少年时期放羊时,就喜欢观察毛驴在不同负重下蹄印的变化;雨后也常蹲在泥地里比对各种印记。爷爷发现她的天赋和热情后,最终打破陈规,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董艳珍16岁时就展现了过人天赋,当时村里发生一起纵火案,2500多公斤谷子被烧毁。由于爷爷刚做完手术无法行动,她主动请缨前往现场。 在混乱的火灾现场,她通过两枚大头鞋印准确推断出嫌疑人特征。警方根据她的描述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其体貌特征与她的分析完全一致。 虽然高考时董艳珍未能如愿考入公安院校,婚后随丈夫到矿区生活并开了小卖部,但她从未放弃对足迹追踪的研究。她时常观察顾客的步态和鞋底磨损特征,将这些日常观察视为一种训练。 2000年,中国刑警学院足迹学专家吴旭芒在内蒙古办案时听说了董艳珍的事迹,建议她去专业院校系统学习痕迹检验。 在丈夫和矿区的支持下,她筹集学费前往中国刑警学院进修。学成后,董艳珍被吉林省长岭县公安局聘为刑警中队技术员。 2006年,长岭县网通公司通信缆线被盗,她通过现场足迹准确推断出两名嫌疑人的年龄、身高和体态特征,警方根据这些线索三天内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同年12月,她在短短七天内协助山东、河南警方连续破获四起重大案件,包括淄博村民被杀案和莱芜杀人案,其能力令当地资深足迹专家都赞叹不已。 2015年,董艳珍登上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舞台。面对30位体貌相似的模特,她仅凭足迹就准确找出了目标人物,即使对方更换了鞋子也无法干扰她的判断。她甚至能从足迹中分析出周华健的身高、体重和年龄特征。 ‘ 节目评委、国际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对此惊叹不已,直言“我一生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的挑战”,并表示要拜她为师。美国警方也通过李昌钰向她发出协助办案的邀请。 在总决赛中,董艳珍面对更高难度的挑战:通过观察15个孩子的行走步态,从中找出四胞胎并将他们与自己的脚印一一对应。她成功完成了挑战,荣获节目“年度挑战王”称号。 如今,董艳珍已成为吉林省松原市公安局的一名正式民警,同时也担任吉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客座教授。她打破了家传技艺“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无私地将这门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侦查员。 从矿区小卖部店主到刑事技术专家,董艳珍用三十年的时间诠释了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她协助破获的案件超过1500起,被誉为“脚印女侠”和“当代福尔摩斯”。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最朴素的观察往往蕴含最深刻的智慧。在高科技侦查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一双训练有素的眼睛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仍然是刑事侦查中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董艳珍的传奇经历展示了个人专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所能创造的价值。她不仅延续了一门几乎失传的传统技艺,更让其在现代刑侦领域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继续守护着社会的安宁与正义。 信息来源: 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报道 人民网《传统追踪技艺的现代传承者》 新华网《公安系统中的足迹追踪专家》 中国警察网《董艳珍:让传统技艺服务现代刑侦》
惊天大案!家族走私团伙被一网打尽五吨高纯度锑锭涉案金额超千万国家安全机关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