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上的讲话,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万斯到底说了一些什么?又为什么会采取低姿态呢? 尤其是在特朗普10日才高调扬言要重新挥舞关税大棒之后,仅过两天,他们的态度就来了个急转弯,让外界始料未及。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声称美国的目标是“帮助中国”,这些话听起来几乎不像出自他口。 万斯的发言也与此前一贯的强硬不同,他不仅传达了特朗普“重视与中国友谊”的态度,还称总统会是个理性的谈判者,希望中方能“选择理性之路”。 这种“温柔”背后,其实隐藏的是美国对当前局势的重新评估。 特朗普和万斯需要对外释放缓和信号,给市场一点安慰,也避免中方误判从而导致局势失控。 但他们仍然不忘强调手里握有“更多工具”,继续保持压制姿态。 这样的操作并不陌生,美方习惯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一边喊话愿意合作,一边继续施压。 真正让美方突然改口的,不只是政治策略,更是市场的猛烈反应。 10日特朗普的关税言论一出,美股几乎立刻出现崩盘式下跌,道指、纳指、标普500三大指数全线暴跌,市场宛如遭遇了“黑色星期五”。 尤其是七大科技巨头,一夜之间市值蒸发了7700亿美元。 这不是一个数字游戏,而是资本市场对政策风险的真实反应。 在这样的压力下,美方再不踩刹车,就不是吓唬对手的问题,而是要自食恶果了。 于是到了12日,特朗普和万斯迅速调整策略,一唱一和,开始扮演“理性角色”。 股指期货随即反弹,说明市场也在赌美方不会真的玩过头。 这种急转弯,其实是“投机性策略”的一个缩影,既要施压,又不敢承担代价。 他们希望通过语言上的软化给中方制造“有谈的空间”的假象,同时稳住美股,不让投资人彻底失去信心。 但中方并不吃这一套。相较于美方依靠话语威慑,中方的反制措施则直指核心命门。 从9日开始对重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等出口加强管控,这些都不是虚晃一枪,而是实打实打在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体系要害上的重锤。 尤其是在稀土领域,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短期内无法替代,而这恰好是中方目前最强势的筹码。 而且中国商务部也明确表态,这些举措是为了完善出口法规体系,针对的是美方长期以来滥用国家安全概念。 这种“合规”语言背后,实际是一次精准的反击。 自9月马德里会谈以来,美方的小动作不断,中方此举也可以视作对美方破坏对话氛围的回应。 面对现实的反制,美国手上的“工具”反倒显得苍白无力。 副总统万斯提到美方还握有更多工具,但并没有说清楚这些到底是什么。 从目前看,除了继续喊话和发出象征性制裁,美方短时间内确实没有更多实际手段可以迅速见效。 相反,中方的出招都是实打实对供应链造成冲击的,真正触碰到了美方“不能承受之痛”。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突然放低姿态,更多是一种被动调整,而不是战略性让步。 更何况,他还想着在韩国的APEC会议上与中方领导人碰面,完全撕破脸显然对他不利。 尤其在大选临近的时间点上,他更需要在对华议题上营造一种“既强硬又有掌控力”的形象。 这场博弈的转折,透露出一个新的国际现实。 全球话语权不再是单纯靠军事和威慑撑起来的,而是要看谁在关键产业链上握有主动权。 美方可能还习惯于以传统“实力地位”对待竞争对手,但如今中国能把牌桌从美方擅长的“话语威胁”拉回到“实物筹码”的维度,已经说明了实力结构的变化。 说到底,美方这次“软调门”不是出于好心,而是被市场的重锤和中方的精准反制逼出来的。 这场表演更像是策略性的松口,而不是长久的缓和,未来的走向还得看双方在实力、策略与需求上的再平衡。只不过这一次,中方明显占据了主动。 信源: 1. 又现TACO交易?关于中国,特朗普和万斯嘴软了 观察者网 2025-10-13
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上的讲话,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万斯到底说
元洲啊娱乐
2025-10-13 14:51: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