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印尼投资部长罗桑突然喊话要和中国谈雅万高铁债务重组,这操作像极了吃完宴席就掀桌子的“白眼狼”——明明靠着这条高铁收获了千万客流红利,转头就拿73亿美元债务当要挟牌,试图让中国吞下超支亏损的苦果。这真是刚坐完中国建的高铁就翻脸。 说白了,印尼这波操作就是想在享受了雅万高铁带来的巨大好处后,试图在债务问题上耍赖,让中国为其超支亏损买单,这简直是不讲道理。 这条全长 142.3 公里、最高时速 350 公里的东南亚首条高铁,自 2023 年 10 月通车以来,早已成为印尼的 “流量明星”。 截至 2025 年 6 月,累计发送旅客超 1000 万人次,开行列车近 3 万列,安全运行里程突破 463 万公里,单日最高客流达 2.5 万人次,单列上座率甚至冲到 99.64%。 要知道开通初期每日仅 14 列列车、8400 多个席位,如今已增至 62 列、3.7 万个席位,客流增长速度肉眼可见。 更别提国际吸引力,已有 159 个国家和地区的 30 万国际旅客打卡,马来西亚、中国游客分别达 8.5 万和 4.5 万人次,国外博主打卡视频播放量数千万,俨然成了印尼的 “移动名片”。 客流背后是实打实的经济红利。雅加达到万隆的路程从 3 小时砍到 46 分钟,直接激活了西爪哇省的旅游经济,开斋节期间万隆酒店入住率飙至 86.8%,2025 年 5 月该省游客环比激增 94.84%。 对普通人来说,改变更直接:万隆德卡鲁尔站旁卖小吃的塔蒂・赫里亚蒂,收入从每天 10 万印尼盾涨到 50 万,翻了 5 倍;高铁站周边冒出百余家商铺,无名小镇变成商业圈,沿线新住宅区、购物中心扎堆兴起,形成全新经济生态。 就业方面更不含糊,建设阶段创造 5.1 万个岗位,运营阶段直接带来 1500 个岗位,还带动旅游、物流等配套就业,4.5 万印尼人接受了焊接、电工等技能培训,甚至有人成了能独立驾驶 350 时速高铁的司机。 2019 到 2023 年,项目还为雅加达和西爪哇贡献了 86.5 万亿印尼盾 GDP,印尼交通部长都直言这是 “东盟的骄傲”。 可就是这样一个 “香饽饽”,印尼却算出了 “亏损账”。73 亿美元的总投资里,75% 来自中国国开行贷款,25% 是股东权益,其中印尼国企联合体 PSBI 占 60%,中方占 40%。 具体到贷款,印尼 2017 年借了 45.5 亿美元,年利率仅 2%,期限 40 年,这比当时 2.28% 的美债利率还低,如今印尼国债利率都飙到 6% 了,这笔贷款简直是 “白菜价”。 所谓的 “债务压力”,很大程度是 12 亿美元超支带来的 —— 其中 5.6 亿美元由中国贷款支付,利率 3.4%。但超支原因很清楚:疫情拖慢工期、土地征用出问题,这些都是印尼自身要应对的风险,凭什么让中国买单? 更讽刺的是,印尼亏损根本不是 “赚不到钱”。2025 年上半年日均客流 2.4 万人,虽比预期少 0.5 万,但完全能靠车站商业、地产开发补回来 —— 中国高铁票务收入只占 70%,印尼却 95% 靠卖票,自己运营思路单一,反倒怪债务太重。 而且客流还在涨,2025 年 1-6 月载客量同比增 10%,开斋节单假期就送了 34.11 万人,照这趋势扭亏是迟早的事。 更别提印尼之前还美滋滋地研究把高铁延长到泗水,现在转头就喊着要重组债务,算盘打得叮当响。 说白了,印尼这波操作就是想在享受了雅万高铁带来的巨大好处后,试图在债务问题上耍赖,让中国为其超支亏损买单,这简直是不讲道理。 或许是瞅着中美在东南亚博弈,觉得自己有 “统战价值”,想趁机敲中国一笔,毕竟美国都在东盟峰会旁敲侧击搞小动作,印尼大概觉得能坐收渔利。 但这种如意算盘未免太精:中国不仅帮建高铁,还手把手教技术,从驾驶到运维把印尼团队带起来,连 “未来在此发车” 的标语都立好了,结果换来的是刚尝到甜头就翻脸。 可印尼倒好,刚享受到高铁带来的客流、就业和经济增长,就想着让中国替他们的超支和短期亏损买单,这跟吃完宴席就掀桌子的做法有什么区别?国际合作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单方面索取。 雅万高铁本是 “一带一路” 的样板工程,印尼却把它变成了 “赖账范本”,不仅寒了合作方的心,更砸了自己的招牌。 要知道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都在盯着雅万高铁的成效,印尼这番操作,只会让其他国家对其合作诚意打问号。 所谓的 “改革重组”,说到底不过是找借口甩锅,可合作不是请客吃饭,掀了桌子,下次谁还愿意上菜?
美元命运早已定格?如果美国衰落了,犹太资本将转移到这2个国家2025年,美联
【20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