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而是因

凌余阵兮 2025-10-10 12:34:30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而是因为美国60%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小学六年级,干不了!精英永远在哪里都是少数啊!这事儿听起来夸张,但细想还真有点道理。 达利欧这说法听着夸张,其实一点不假,美国制造业回不来根本不是人家不愿干,真是没那本事干!别听那些“高学历不愿进厂”说法,事实就是底层劳动力文化水平太差,根本接不住制造业的活。 先说说达利欧那60%的数儿哪儿来的,是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有数据,21%的成年人是功能性文盲,意思就是连复杂点的说明书都看不懂,填个表格都费劲;还有43%的人阅读能力就到小学五六年级水平,这两拨加起来都64%了,达利欧说60%其实还往少了说。 而且OECD的调查也证实,美国成年人的阅读和数学技能比好多发达国家都落后,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全球排26名,这基础教育能好才怪。 再看实际工厂的情况,这才是最实在的,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效率是加州工厂的三倍,为啥?不是美国工人懒,是中国工人学技术快,美国工人连设备操作手册都啃不明白。 富士康之前在威斯康星建工厂,花半年培训美国工人,结果合格率还不到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最后项目黄了,这总不能赖人家不愿干吧?开利集团招工人,20份申请里可能就1份符合要求,人家董事长都明说了,不是没人来,是来的人根本不行。 苹果之前想在得克萨斯州产Mac Pro,最后搞不下去,核心原因就是找不到合格的工人,连本土供应链都凑不齐,这难道是工人挑活? 有人说“给高工资不就有人干了”,这话太天真。 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已经是越南的6倍了,可还是招不到人,问题根本不在钱上,在人身上,制造业早不是以前光卖力气的活儿了,现在的工厂都用复杂机器,哪怕是拧螺丝都得懂点技术参数,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上的。 美国制造业协会说,一半的空缺岗位至少要学士学位,就算剩下的不用学历,也得会用机器吧?可大街上找不着这样的人啊。 波音公司培训新员工认游标卡尺,以前3天就行,现在得花两周,不是教得差,是工人基础太差,连初中数学都跟不上。 更要命的是美国教育的分裂,真是把“精英少数”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1%的人上常春藤名校,搞精英教育,掌握着科技金融的核心,但剩下的99%接受的是“快乐教育”,说白了就是糊弄事儿,好多人高中都没毕业就进社会了。 你想啊,顶级私立中学生均经费5万8千美元,比98%的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都高,而社区学院一年才8900美元,连哈佛的七分之一都不到,这教育质量能一样吗?底特律的工厂都得自己开数学补习班,因为招来的工人连基础分数计算都不会,这制造业能搞起来才怪。 别被“美国人不愿干体力活”的说法骗了,其实不少人想进工厂,美国有1750万低薪服务行业工人,时薪才13到16美元,而制造业能给到18到30美元,谁不想挣得多点?他们是真想去,但没那个技能啊。 卡托研究所的民调也显示,80%的人觉得制造业多招人对国家好,但只有25%的人觉得自己能胜任,这差距多明显,不是不愿干,是干不了。 还有人说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不就行?那也得有人会操作维护啊,美国工业机器人数量比韩国都少,培养一个技师成本极高,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工厂要招2000人,本地没人,只能从台湾外派,每人培训成本就得5万美元。 这还只是高端制造业,像纺织业这种中低端的更惨,美国纺织业就业从60万跌到12万,10个岗位4个空着,因为没人会那些基础的缝纫、织布技术,职业教育覆盖率才15%,跟德国的50%、中国的40%根本没法比。 美国政府还瞎捣乱,一边喊着制造业回流,一边打击移民,要知道以前制造业的好多岗位都是移民填的,现在把人赶走了,劳动力更缺了。 搞关税战让原材料成本涨了不少,企业本来就招不到人,成本还高,更没法干了,制造业协会主席都说了,得先改变大家对工厂的老印象,但问题是就算印象改了,没人有技能还是白搭,总不能让工人空着手去开机器吧? 现在美国制造业空缺岗位快50万个了,还在往上涨,这缺口根本补不上,那些说“精英不愿干”的,纯属找借口,精英本来就不是干流水线的,制造业需要的是庞大的、有基础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可美国这60%的人连小学六年级水平都不到,怎么补?功能性文盲就有3200万,每年造成2.5万亿美元损失,这可不是小事。 达利欧说得太对了,精英在哪儿都是少数,但制造业靠的不是少数精英,是千千万万能看懂图纸、会用机器、算得清数据的普通工人。 美国现在是精英在实验室里设计得再好,到了工厂没人能造出来,这种撕裂才是制造业回不来的真原因。 所以别再说什么不愿干了,看看那些工厂的招聘难、培训难,就知道是真没本事干,这制造业回流,纯粹是喊喊口号罢了。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美制造业回流遭遇“用工荒”》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凌余阵兮

凌余阵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