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现在死咬中国不放?美国经济学家说过一句大实话:中国不是敌人,而是中国走出的发展路子,让美国实在难以接受。 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在2025年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美国的焦虑不是因为中国要打仗,而是中国那套重实业、打基础的玩法,彻底颠覆了西方的老套路。 美国习惯了靠金融杠杆和贸易规则当老大,动不动就甩关税大棒或拉盟友围堵。可中国直接砸钱搞产业升级,从稀土到高铁,一步步夯实家底。 这不光让美国的老招数失灵,还让全球其他国家开始琢磨,是不是该学学中国这路子。萨克斯在采访中点明,中国经济规模超美后,华盛顿的慌张就升级了,因为这意味着规则游戏得重写。 美国对付劲敌的招数一套一套的。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电子和汽车产业火爆,美国市场份额被抢。1986年,美国逼日本签半导体协议,日本承诺限制出口,还得在美国市场占20%的份额。 结果日本芯片业出口量暴跌,企业被迫把生产线挪到海外。这事让美国尝到甜头,证明规则工具能掐住对手的脖子。 80年代美国拉着沙特进行油价大甩卖。1985年,沙特原油产量猛增到每天千万桶以上,油价从每桶30美元砸到10美元以下。 苏联财政全靠石油出口,这下子收入被腰斩,军费和基建开支直接扛不住。莫斯科的预算表上,一笔笔项目被砍,经济压力雪上加霜,最终加速了苏联解体。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加征关税,瞄准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打算让中国出口崩盘。美国以为中国经济会直线下滑,谁知中国调整出口结构,转向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结果贸易额不降反升,进出口结构更稳当了。到了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台,关税又升级,先是10%全覆盖中国进口,2月4日生效,后来一路加码到145%。 中国对美关税也飙到125%,但同时签下更多的自贸协定,东盟订单猛增。5月12日,双方临时缓和,美国关税降到30%,中国到10%。 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就业小涨,可全球供应链乱套,通胀压力传导到美国家庭。萨克斯分析,这仗打下来,美国没占到便宜,反倒让中国产业链更韧性。 科技战更是美国头疼的点。 2019年,美国禁售华为的先进芯片,商务部直接黑名单上加人。华为反而加速自研。2023年,麒麟芯片手机上线,2025年Ascend AI芯片产量虽限在20万片,但华为转战新兴市场,建数据中心推AI云服务。 3月,美国又加码,黑了更多中国实体,禁设计软件和化学品出口。中国回应,用反制裁法顶回去,还加大国产芯片投资。 萨克斯在2025年8月访谈中说,这禁令像送了个加速器,中国半导体链本土化提速,美国企业丢了市场,还得面对中国反超的风险。 资源上,中国底气更足。稀土的全球加工中国占八成以上,从电动车电池到导弹部件,美国军工和高科技全靠它。 2025年,中国对七种稀土和磁铁出口限制,回应美国新关税。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丢了主导权,现在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 拜登时代试着建替代链,特朗普二期继续推,但澳大利亚矿场产量上不去,成本高。中国专利超2.5万件,美国才1万,技术壁垒短期破不了。 萨克斯指出,这让美国战略谈判时总得低头,稀土成中国贸易筹码。 基础设施上,中国高铁就是活广告。从2008年起步,借鉴国外技术,到现在全自主研发,2024年底里程4.8万公里,全球第一。 2025年,目标5万公里达成,乘客量22.4亿人次。出口火热,印尼雅万线、泰国曼谷至呵叻线都用中国标准。国际铁路联盟主席说,中国20年建起世界最大最先进系统。 相比,美国加州高铁项目预算爆表,进度龟速。中国重投资打基础,带动就业和区域发展,而美国劳动力短缺和环保纠缠一大堆,复制不了这中国模式。 这模式证明,发展不非得抄西方作业。中国不靠对抗取胜,靠区域合作内生动力。萨克斯强调,谁的路子走的实,谁赢。
稀土“绕地球一圈”卡壳了!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MPMaterials宣布:以后不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