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真动真格了! 不是传言,是实锤:中矿资源集团一声令下,所有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船货,暂停采购!连已在途中的也不放过。 这哪是谈生意?这是亮剑。 三年前成立CMRG,就是为了把话语权抢回来。以前被三大巨头掐脖子定价,现在咱集中采购,反手一个“暂停”,直接打到澳方七寸。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立马跳脚:太失望了! 铁矿石可是他们最值钱的出口品,占GDP近6%,这一停,明年出口收入要掉100多亿澳元。 但别忘了,咱们也不是没退路。西芒杜铁矿快投产了,巴西淡水河谷也签了长单,进口渠道早就多元化。 你BHP想涨价15%?门都没有! 中矿资源此次暂停采购,并非临时起意,而是CMRG(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三年来“集中议价、掌控供应链”战略的具体落地。2021年CMRG组建时,国内钢铁企业正面临三大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的联合定价压力,仅2020-2021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就从每吨80美元飙升至230美元,国内钢企成本激增,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因原料价格过高陷入停产。正是基于这一困境,CMRG以“整合国内采购需求、集中对外谈判”为核心职能,逐步扭转了过去“分散采购、被动接受定价”的局面。 必和必拓此次被暂停采购,直接导火索是其坚持在2024年度长期协议中提出15%的涨价要求。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铁矿石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巴西淡水河谷、南非库博等企业均保持稳定供应,且价格较必和必拓报价低8%-10%。在必和必拓拒绝让步的情况下,中矿资源选择暂停采购,既是对不合理涨价的反击,也是对CMRG“统一议价权”的实力验证——通过整合国内近30%的铁矿石采购量,CMRG已具备影响国际市场定价的能力,不再需要被动接受巨头的垄断价格。 从澳大利亚的反应也能看出此次暂停采购的冲击力。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该国铁矿石出口额达1300亿澳元,其中对华出口占比超80%,而必和必拓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对华出口量占其总出口量的75%以上。按阿尔巴尼斯提及的“明年出口收入掉100多亿澳元”测算,这意味着必和必拓至少将损失近千万吨的对华销量,而这些空缺恰好可由巴西淡水河谷的长单以及即将投产的西芒杜铁矿填补。西芒杜铁矿作为全球已探明最大的高品质铁矿,预计2025年投产后年产能达1.2亿吨,届时将进一步降低我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度。 更关键的是,此次行动打破了“铁矿石定价由西方巨头主导”的旧格局。过去数十年,国际铁矿石定价采用“普氏指数”,而该指数的采样主要依赖三大巨头的现货交易数据,导致价格长期偏离实际供需。CMRG成立后,一方面通过集中采购形成规模化议价优势,另一方面推动以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交易,2023年我国以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进口量已占总量的15%。此次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结算船货,更传递出“结算货币与采购量挂钩”的信号,未来或有更多企业选择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削弱美元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当然,这一举措也体现了我国供应链安全战略的深化。除了拓展铁矿石进口渠道,近年来国内还在推进“废钢回收利用”“短流程炼钢技术升级”等举措,2023年我国废钢利用率已达30%,较2021年提升8个百分点。多维度降低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不仅能缓解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更能在国际经贸摩擦中掌握主动权,避免因单一供应来源受限影响国内钢铁产业稳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国这次真动真格了! 不是传言,是实锤:中矿资源集团一声令下,所有以美元结算的
微笑着前行
2025-10-03 10:25:09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