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气定神闲问: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里‘买’菲律宾时,《巴黎条约》有没有把

微笑着前行 2025-10-02 12:25:07

高志凯气定神闲问: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里‘买’菲律宾时,《巴黎条约》有没有把黄岩岛划给你们?菲律宾代表瞬间哑口无言! ​马尼拉那场国际论坛上,菲律宾学者一开始那叫一个底气足,拿着话筒滔滔不绝:“黄岩岛离我们苏比克湾才126海里,离中国那么远,按地理邻近说,当然是我们的!”边说还边晃着张1734年西班牙传教士画的地图,说上面标了礁滩,就证明早归他们管。台下有人跟着点头,看那样子觉得胜券在握。 高志凯提出的《巴黎条约》质问,并非临时发难,而是基于历史文献的精准反驳。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与西班牙签订《巴黎条约》,其中明确规定菲律宾的领土边界以东经118度为界。而黄岩岛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度51分,明显在该边界以西,这就从法律层面直接证明,即便在殖民时期,黄岩岛也从未被划入菲律宾的领土范围。菲律宾代表之所以哑口无言,正是因为这一条约原文无可辩驳,彻底戳破了“地理邻近说”的漏洞。 再看菲律宾学者引以为证的1734年西班牙传教士地图,其漏洞同样明显。那张地图仅标注了黄岩岛作为海上航行的地理标识,却未注明任何主权归属信息——在近代殖民历史中,西方传教士或探险家绘制的地图常标注沿途地理点,但这并不等同于对该地点的主权占有。更关键的是,早在这张地图出现之前,中国历史文献就已对黄岩岛有明确记载。比如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为编订《授时历》,在全国27个地点进行天文测量,其中“南海”测点就包括黄岩岛区域,这比西班牙传教士绘图早了近450年,足以证明中国对黄岩岛的早期发现与管辖。 从历史脉络来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所谓“主权主张”,本质上是对殖民历史的误读与割裂。1900年,美国与西班牙又签订《华盛顿条约》,1930年美西再签《马尼拉条约》,这两份条约均延续了《巴黎条约》中对菲律宾领土边界的界定,始终未将黄岩岛纳入其中。甚至在1935年菲律宾制定宪法时,其领土范围仍以美西条约划定的边界为准,黄岩岛不在其列。这些历史文件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无论是西班牙殖民时期还是美国殖民时期,黄岩岛都从未属于菲律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黄岩岛的主权管辖从未中断。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明确指出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适用于中国所有领土,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均属中国领土。此后多年,菲律宾政府在官方文件与外交照会中,均未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提出异议,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以“地理邻近”“实际控制”等借口提出主权主张,这种立场转变缺乏任何历史与法律依据。 高志凯在论坛上的质问,不仅是对单个历史细节的澄清,更揭示了南海主权争议中“历史依据”的核心地位。任何脱离历史文献、仅凭主观臆断或片面地理概念提出的主权主张,都站不住脚。从元代的天文测量到近代的国际条约,再到现代中国的持续管辖,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法律、事实依据,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客观事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5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