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毁日军军列后,正打算返回,谁知途经日军机场时,却发

南风意史册 2025-11-28 17:21:04

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毁日军军列后,正打算返回,谁知途经日军机场时,却发现几架飞机正在降落,就顺手打掉了“3架半”!   1944年那天,王光复驾驶着他的P-40战机,刚刚完成对日军军列的轰炸任务,这位中国空军飞行员本以为今天的战斗已经结束,却没想到,当他的战机掠过湖北荆门上空时,眼角的余光突然捕捉到了一幅意想不到的画面:   下方日军机场上,几架敌机正在缓缓降落。这些日军飞行员显然认为已经回到了安全区域,放松了警惕,根本没想到会有一架中国战机在这个时刻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遇上了就不能放过它们!”1937年,抗战爆发后,这个年轻的山东子弟毅然报考了空军军官学校。在昆明航校,他经历了严苛的训练,从最初的飞行理论到实战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汗水和决心。他的教官曾说过:"在天上,一秒的犹豫就是生与死的距离。"这句话至今仍在他耳边回响。   现在,油料和弹药都已经不多,理智告诉他应该立即返航。但战机稍纵即逝,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空战的老兵,他深知这些毫无防备的敌机是多么难得的目标。仅仅几秒钟的犹豫后,他拉动操纵杆,向着日军机场而去。   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参加空战时的情景。那是1940年,他作为新手飞行员迎击日机时无比的紧张与激动。如今,经过四年战火的洗礼,他已经成长为第五大队的王牌飞行员,身上的伤疤记录着每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   机场上的日军才发觉危险逼近,顿时乱作一团。地面人员四处奔跑,正在降落的飞机试图加速逃离,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王光复的手指轻轻按在机枪按钮上,这个动作他已经重复过无数次。   第一架敌机在他的瞄准器中越来越大。他想起在航校时,教官曾经教导他们:"射击要稳,心态要平,就像在训练场上打靶一样。"   那架毫无防备的日机被他精准命中,没有丝毫停顿,他立即转向第二个、第三个目标。   就在他准备撤离时,瞥见旁边还有一架飞机正在移动。虽然弹药所剩无几,但他仍然决定发起最后一次攻击。这种不放弃任何战机的作风,正是他能够在多次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回到基地后,王光复的战果经过中美联合航空委员会的严格审核。最终确认了击落3架、击伤1架的战绩,这就是后来广为传颂的"三架半"敌机的由来。   这场战斗很快被编入空军教材,成为突袭作战的经典案例。教官们特别强调:优秀飞行员不仅要完成既定任务,更要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战机。王光复的这次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战场上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纵观抗战时期的空战记录,像这样在一次任务中既完成对地攻击又取得空战胜利的战例并不多见。这既需要飞行员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也离不开对战场态势的敏锐把握。王光复后来回忆说:"当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打击敌人的好机会。每个飞行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的。"   战后统计显示,王光复在抗战期间共参加空战二十七次,个人战绩达到八点五架,是名副其实的王牌飞行员。   但最令人称道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他在每次战斗中所展现出的战术智慧与决断力。荆门空战正是这种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既完美完成了摧毁军列的主要任务,又能抓住机遇给予敌方航空力量一个沉重的打击。   信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单次击落日机最多的王牌飞行员——空战英雄王光复》 中国新闻网|《击落9架日本战机的飞虎英雄王光复》   文│一阳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