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八路军骑兵营正在行军,政委杨秀山忽发现几个战士走的太慢,便去催促,不

史太郎呀 2025-11-17 16:37:38

1938年,八路军骑兵营正在行军,政委杨秀山忽发现几个战士走的太慢,便去催促,不料那人却说着生硬的中国话,他们竟是日军!营长往远处一看,黄压压的日军就在前面。 1937年,杨秀山受上级指示担任八路军第120师骑兵营政委,当时骑兵营只有120人,但是战马只有30匹,而且还有的战马都已受伤需要休息,但是杨秀山到来后不到一样的时间骑兵营就被他发展壮大了。 到1938年初,通过整编雁北游击队等地方武装,骑兵营发展到400余人,但是真正的考验很快到来。 1938年8月2日,骑兵营连续三天急行军后,在内蒙古凉城县附近暂时休整,黄昏时分担任政委的杨秀山发现队伍后方几个战士行动迟缓,凭借在陕北游击队练就的识人本领,杨秀山察觉异常。 这几人虽穿着八路军灰布军装,但走路姿势露出破绽,八路军战士长期行军,重心前倾步伐沉稳,这几人却像踮着脚走路,更可疑的是其中一人腰间刺刀的护手呈椭圆形,正是日军三八式步枪的标配。 快点跟上,杨秀山故意大声呵斥,那人回应时露出马脚,我……我们脚疼,每个字都带着日语特有的卷舌音,而此时侦察兵来报远处土坡上发现了日军主力正快速逼近,杨秀山这才意识到队伍里混进来了日本奸细。 千钧一发之际,杨秀山展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立即让战士将几名日军士兵捆绑了起来。 杨秀山开始下达命令准备战斗,他让骑兵营迅速抢占高地,架起机枪形成防线。 战斗打响后,占据地利的八路军打退日军多次冲锋,更重要的是从俘虏口中得知日军计划在平绥铁路沿线发动大规模扫荡,杨秀山立即利用缴获的日军电台,发送假情报称八路军主力已向东转移,成功迷惑敌人为根据地转移物资争取三天时间。 此战后上级不仅嘉奖骑兵营,还特批10挺捷克式轻机枪,这些装备让骑兵营如虎添翼,在随后的游击战中屡建奇功,杨秀山总结出快速机动、出其不意的骑兵战术,专门袭击日军运输线和小股部队。 骑兵营还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在杨秀山指导下先后有3名连长成长为营级指挥员,其中就包括后来在平型关战役中立功的骑兵英雄张大勇,这支从30匹马起家的部队,最终发展成为威震敌胆的精锐之师。 1955年,杨秀山被授予中将军衔,回忆起凉城遭遇战,这位老将军说:打仗不能光靠勇敢,更要靠智慧,那天若不是及时识破敌人诡计,整个骑兵营可能全军覆没。 从骡马交换到威震草原,杨秀山骑兵营的成长历程,正是八路军在艰苦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缩影,依靠群众支持、灵活应变、以弱胜强,这些宝贵经验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