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裁的“软刀子”,已经割不动日本这块“硬石头”了!高市早苗敢顶着压力搞21万

墨忆 2025-11-27 09:14:59

经济制裁的“软刀子”,已经割不动日本这块“硬石头”了!高市早苗敢顶着压力搞21万亿日元的刺激计划,小泉进次郎敢把导弹架到台湾家门口,说明了一个残酷现实:对于一个已经铁了心要切香肠的对手,唯一的交流语言不是关税,而是吹沙填海的造岛工程船!   破局的支点毫无疑问就在钓鱼岛。这地方简直是老天爷给的战略支点,卡在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之间,把这里从行政巡逻区升级成军事前哨,等于在日本的侧翼钉进一颗钉子。   咱们的“天鲲号”挖泥船每小时能挖6000立方米的泥沙,要是开过去作业,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岛周边的浅滩加固拓宽,建永久性设施根本不是难事。 之前在南海用半年就造出了永暑礁这样的据点,要是开到钓鱼岛周边,用不了一年就能把岛屿面积扩出好几倍,足够建雷达站和导弹阵地。 想想看,在钓鱼岛建个永久性相控阵雷达站,探测范围能覆盖 200 公里以上,琉球群岛上的日军基地、那霸港的军舰动向,全得暴露在眼皮子底下。 再部署几座鹰击 - 12 岸舰导弹发射架,这导弹射程超过 400 公里,与那国岛的日军基地、石垣岛的弹药库,全在打击范围内。 之前日军觉得自己是猎人,靠着与那国岛的雷达盯着咱们的舰船,等导弹架上钓鱼岛,他们就成了待宰的猎物,雷达一开机,他们的战机刚起飞就得被锁定,军舰一出港就进入导弹射程,这时候才真能让他们坐下来听道理。   长航时无人机部署过去后,更是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航,日本想偷偷摸摸搞点动作都没门。   之前日本自卫队总喜欢派巡逻机在钓鱼岛附近“刷存在感”,以后只要敢来,无人机就能跟到底,甚至能引导导弹形成威慑。这种实实在在的压力,可比关税制裁管用多了,毕竟制裁能靠政府补贴扛,导弹的射程可不会因为补贴就缩短。   看看之前的例子就知道,当年美国在关岛建军事基地,直接让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变了样,如今咱们在钓鱼岛搞建设,也是一个道理。   日本之所以敢嚣张,无非是觉得咱们没在钓鱼岛形成实质军事存在,等雷达转起来、导弹竖起来,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后果。到时候别说架导弹到台湾家门口,恐怕得赶紧把与那国岛的装备往后挪,这时候坐下来讲道理,才真有能谈的基础。   说到底,对付日本这种吃硬不吃软的角色,软刀子磨不出效果,只有把造岛船开过去,把军事设施建起来,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威慑,所谓的“切香肠”才会停下来。21万亿日元的刺激计划撑得了一时,撑不住导弹射程内的压力,这就是硬实力的硬道理。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墨忆

墨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