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场里,挤满了想要回中国的人。有人说:“再不回,就想想1937-12-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25 14:42:52

日本机场里,挤满了想要回中国的人。有人说:“再不回,就想想1937 - 12 - 13。”这话一下子就唤起了多少人的民族记忆! 89 年前南京城里的炮火声、哭喊声响了这么多年,早刻进中国人的骨血里了。那时候别说在日本的中国人想回家,就算是在自己国土上的人,想找个安稳的 “家” 都难,1937 年前后,多少在海外的华人想回国避祸,要么是买不到船票,要么是被日军的舰艇拦在海上,就算侥幸靠了岸,面对的也是遍地烽火,连个能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那时候的 “回家”,是想都不敢细想的奢望,所谓 “有家难归”,是真真切切压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石头。 可现在不一样了,你看日本机场里的这些人,虽然着急,但眼神里没了当年的绝望,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背后有个能把他们接回去的国家。 就说 2025 年 6 月中国在伊朗的撤侨行动,分 12 批次,每一批次都算得明明白白,不像有些国家撤侨还得让国民自己掏高价机票,咱们的撤侨包机连老人小孩的座位都优先安排,甚至还备着常用药和饮用水。 别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往前数十几年,2011 年利比亚战乱的时候,中国就动用了 182 架次民航包机、12 架次军机,还租了 35 架次外国包机和 11 艘外籍油轮,10 天里把 35860 名中国公民从炮火里平安接回来。 那时候多少外国人看着中国的撤侨队伍眼馋,因为他们的政府还在跟当地武装扯皮,连个明确的撤离时间都给不了。 再对比 1937 年,那时候别说撤侨了,中国连一艘能在海外保障公民安全的军舰都没几艘,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东南亚的华人想回国,只能挤在破旧的货轮上,一路上还要躲避日军潜艇,很多人连中国的海岸线都没看到就葬身大海了。 现在呢?中国的军舰能开到亚丁湾护航,能在海外港口随时待命,就说 2015 年也门撤侨,中国海军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直接靠泊也门港口,4 天里把 613 名中国公民和 15 个国家的 279 名外国公民一起接走,当时有个中国姑娘在军舰上发了条朋友圈:“祖国带我回家”,底下多少人评论说 “这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日本机场里的人着急归着急,但没人慌神,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拿着中国护照,就能在撤侨名单里占个位置。不像有些国家的公民,遇到事儿只能在大使馆门口排队,还得看工作人员的脸色。 咱们现在的 12308 领事保护热线,一年能处理几十万起求助案例,从丢护照到遇战乱,只要打个电话,驻外使领馆就能帮着协调,这在 89 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 那时候华人在海外受了欺负,连个能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自己扛着。 有人可能会调侃,以前看电影里都是外国军舰接侨民,现在咱们也有这待遇了,而且更贴心,比如撤侨的时候会给每个人发一张信息卡,上面写着后续安置的流程,连落地后的隔离酒店都安排好了。 这不是小题大做,是国家有这个实力了,从建国初期连汽车都造不明白,到现在能造大飞机、能派航母护航,几代中国人攒下的家底,就是为了让不管在哪个国家的同胞,遇到事儿的时候能有个靠山。 你再看日本机场里那些人,有的在跟家人视频报平安,有的在整理行李,没人像 89 年前那样哭哭啼啼,因为他们知道,回家的路是通的,而且很快。 2025 年伊朗撤侨,12 批次下来,没出一次差错,每一批人落地中国的时候,都有工作人员举着牌子接应,这种效率和贴心,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做到的。 当年 1937 年,多少中国人在海外颠沛流离,做梦都想踏上中国的土地,可那时候的中国,连保护自己国土上的人民都难,更别说海外的同胞了。 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强了,人民才有底气,日本机场里的那句 “想想 1937-12-13”,不只是唤醒记忆,更是在提醒大家,现在的 “能回家” 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几代人干出来的。 从造第一辆汽车到建第一艘航母,从恢复联合国席位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一步都没白走,所以现在不管是在日本的机场,还是在伊朗的战乱地区,中国人只要想回家,国家就能伸过手来,把你拉回安全的地方。 这种 “不再有家难归” 的底气,比任何口号都实在,也比任何回忆都让人安心 —— 毕竟,谁不想在遇到事儿的时候,能底气十足地说一句 “我是中国人,我能回家” 呢?

0 阅读:2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