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越南媒体突然报道了:受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在日本的越南务工群体因为中国游客减少,正在经历解雇和减薪潮。 11 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番涉台错误言论一出口,不仅搅黄了中日关系的缓和势头,还意外让在日的越南务工群体跟着遭了殃,这连锁反应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环扣一环地砸在了最底层的劳动者身上。 中方当即亮明底线,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还发布了赴日旅游安全提示,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日本旅游业的软肋 —— 要知道这些年中国游客早成了他们的 “钱袋子”。 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赴日游客就有 748.72 万人,占了日本海外入境游客的 23.66%,消费更是狂砸 29501 亿日元,把 42.65% 的旅游消费份额都包了下来,说中国游客是日本旅游业的 “顶梁柱” 一点不夸张,连日本政府都把旅游业当成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外汇来源,占 GDP 的 7% 之多。 提示一出,赴日旅游的退订潮立马就来了,截至 12 月初各大航司退订量逼近 50 万人次,光东京成田机场就有 30 多个中国旅游团取消行程,东日本国际旅行社更惨,12 月的订单里 20 个研学团、企业交流团全黄了,剩下三成订单也悬着没人敢确认。 大阪、神户那些靠中国游客吃饭的商家最先感受到寒意,Ajibil 集团负责人都愁坏了,他们家 30% 的顾客都是中国人,以前饭点要排队叫号,现在店里冷清得能听见餐具碰撞的回声。 东京新宿一家主打中国游客的免税店更夸张,之前收银台排满拎着购物袋的中国客人,现在店员比顾客还多,货架上的护肤品落了层灰,连试用装都没人碰。 北海道的酒店也没好到哪去,经理清水贤司直言 11 月就取消了 70 笔中国游客的住宿订单,原本准备的春节旺季房源现在全空着,运营压力陡增得让人喘不过气。 而首当其冲被 “开刀” 的就是越南务工者,这可不是凭空猜测,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摆在那,2023 年在日工作的外国人有 205 万,越南人就占了 25.3%,足足 52 万人,稳坐外籍劳工头把交椅。 更关键的是,这些越南务工者大多扎堆在餐饮、酒店、便利店这些和旅游业深度绑定的服务行业,还有近 7 万越南人拿着 “特定技能” 签证在这些领域打杂,说白了就是日本劳动力短缺时拉来的 “临时工”,毕竟日本人不爱干的脏活累活,全靠他们撑着。 早有说法称日本的技能实习制度就是给廉价劳动力穿的 “合法外衣”,2017 年的调查就显示 70% 的雇主都违反过劳动法,拖欠工资、强制加班是常态,外劳本来就是说裁就裁的 “软柿子”,现在旅游业一凉,他们自然成了最先被牺牲的。 东京成田机场附近一家民宿的越南保洁员阿玲就是这样,之前每天要打扫 10 多个中国游客的房间,时薪 900 日元勉强够还当初来日本借的 4.9 万人民币中介费,现在民宿入住率跌了六成,老板直接把她的时薪砍到 750,还放话再没客人就卷铺盖走人。 大阪一家中餐馆的越南服务员阿俊更惨,店里 30% 的生意靠中国游客,现在午市连两桌客人都没有,老板二话不说就裁了包括他在内的 3 个越南员工,连规定的遣返费都只给了一半,他拿着这点钱站在街头,看着满街冷清的店铺,连给家里打个电话的勇气都没有。 还有东京银座的便利店,之前早晚高峰全是买伴手礼的中国游客,现在收银员都能轮着歇脚,店里的越南店员先是被减了工时,后来干脆收到了解雇通知,要知道他当初为了来日本,可是抛下妻子和孩子借的高利贷。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早算过账,这波旅游降温可能让日本一年少赚 2.2 万亿日元,GDP 都要被拖累 0.36%。 旅游业本就是靠人流撑起来的薄利行业,碰上这种事根本没有缓冲空间,只能往底层转嫁压力。 越南务工者本来是冲着中日近 20 倍的工资差距来的,想靠力气换点钱改善生活,没成想中日关系的 “大风” 一吹,自己的饭碗先碎了。 更讽刺的是,日本一直把外劳当成经济波动时的 “调节阀”,需要时招进来当廉价劳动力,不需要了就随手推开,之前就有不少越南外劳不明不白被遣返,现在不过是故技重施。 这些越南务工者没参与政治博弈,没影响国际关系,却成了这波风波里最无辜的受害者,说起来确实有点憋屈又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