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90多国已收到中国的通知,高市早苗急了,给了中国两个选择 中国突然向19

璟中玩转世界 2025-11-25 11:49:52

全球190多国已收到中国的通知,高市早苗急了,给了中国两个选择 中国突然向190多个国家发出一份正式通知,联合国也被卷入其中,一纸文件把日本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显然有些坐不住了,急忙放出狠话,扔出两个“选择”回应中国。 但这两个选择,中国一个都不买账。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政府在一些关键外交问题上动作频频,特别是在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上频繁发声、干涉内政,不顾中国多次严正交涉,坚持所谓“自身立场”。 日本高层甚至在国际场合公开发表引发争议的言论,一再挑战中国的底线。 面对日本的挑衅态度,中国没有再客气,中方不仅在公开场合发出警告,还迅速采取实质性反制措施。 首先是经济上“动刀”——中国暂停了对日本部分畜牧业产品和水产品的进口。 这一举动让日本相关出口额一季度下降约三成,直接冲击日本农业和渔业部门的出口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还暂停了50余班赴日航班,旅游和商务交流也受到重创,日本本就疲软的经济因此雪上加霜。 这轮制裁可能导致日本GDP下降0.5%,这对本就压力山大的日本政府来说,不啻于一记重拳。 但这还没完。 真正让日本高层坐立不安的,是中国这次把联合国宪章里的“敌国条款”搬了出来。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词听着陌生,但它可是联合国宪章中货真价实的内容——第53条和第107条,明确针对二战时期的轴心国设立,主要用于防止这些国家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中国在24日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文件,详细列出日本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不当行为,尤其是在安全、外交以及对中国主权事务上的不当言论。 文件明确指出,日本至今仍未对自身历史进行彻底反省,且存在复苏军国主义的风险,呼吁联合国重新审视“敌国条款”的适用性,并已将该文件正式分发至190多个联合国会员国。 这一操作让日本措手不及,平时忙着推动删除“敌国条款”的日本政府,没想到这回反被用上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压力,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终于坐不住了,她在接受采访时放出口风,给中国抛出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愿意与中国进行沟通,但日本会坚持自身的“国家立场”,换句话说,就是态度软一点,立场不变。 第二个选择则更具火药味——如果中国继续推动“敌国条款”的适用,日本将“保留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 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 高市的表态在日本国内也没捞到多少好感,现在她的支持率已经跌至40%,日本民众对政府在国际事务上表现越来越不放心。 这场外交风波已经引起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的行动不仅有法有据,更得到了不少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这次并非单边行为,而是对国际秩序的维护。 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波动,特别是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已经出现不稳定迹象。 “敌国条款”虽然长期被视为“历史遗留问题”,但它并没有被废除,从国际法角度看,依旧具有潜在的执行力。 二战后的德国曾因类似问题接受过联合国调查,可见这不是“吓唬人”的工具。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在G20峰会上的“缺席态度”也被拿来放大分析。 有分析认为,美国并未急于为日本出头,特朗普政府正在忙于国内连任选战和中东事务,对东亚局势采取“冷处理”策略。 财政部长贝森特并未在公开场合对此事件发表评论,反映出美国对日本这次“单挑”中国的行动,并不完全支持。 从历史角度来看,日本一直试图摆脱“战败国”的枷锁,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正常国家”的地位。 这本没错,但问题在于,它的方式和路径,常常不顾历史、不顾现实,更不顾别人的感受。 中国这次亮明“敌国条款”,不仅是一次反击,更是对日本“修宪、扩军、争常”多重动作的正面回应。 通过联合国这个平台,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让世界看清日本近些年的真实面貌。 从政治层面讲,高市早苗的反应背后,是她面临的内部压力与外部困局。 经济疲弱、外交孤立、民意低迷,她急于寻找一个“外部对手”来转移焦点,但这招在中国这边,显然不灵。 从法律层面看,“敌国条款”虽然是冷门条款,但依旧有效,一旦联合国就此产生共识,未来日本的国际处境可能会更加尴尬。 从经济层面讲,中国的制裁已经开始显现效果,日本出口企业叫苦不迭,旅游、物流、投资全面受挫,而这还只是“第一轮”。 高市早苗抛出的两个“选择”,看似强硬,实则虚弱,中国这次出手,不是为了斗气,而是对历史的回应、对现实的维护、对规则的捍卫。 如果=日本依然执迷不悟,中国不排除继续加码,而国际社会,也终将会在事实面前,看清谁在维护秩序,谁在挑战和平。 这场风波,不只是中日之间的外交较量,更是一次国际社会对历史记忆和法治原则的集体检阅。 有些账,不能不算;有些历史,不能忘记。 信源:外媒观察|高市早苗不当言论代价显现 日本经济、外交与国际形象三重承压 中国网

0 阅读:0
璟中玩转世界

璟中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