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都不装了,台积电副总带枪投靠,带走80箱机密资料,直接加入英特尔 11月20日消息,中国台湾半导体行业爆出惊人内情,台积电前企业策略发展资深副总经理罗唯仁在7月底退休后,于10月底直接加入英特尔担任研发副总。 罗唯仁这波操作哪里是什么退休再就业,分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技术投名状,把台积电未来五到十年的饭碗直接打包送给了英特尔。 这位75岁的行业大佬,2004年从英特尔跳槽到台积电时,已经在美企深耕18年,亲历过486处理器的研发,带着“海归专家”的光环被台积电当宝贝一样供奉,一路坐到资深副总经理的位置,手握技术路线规划和重大项目审批的实权。 谁能想到,这21年的台积电生涯,更像是一场针对性的技术镀金,台积电对他的信任简直到了无底线的地步,为了方便这位美籍高管工作,特意开通了“技术查阅豁免权”,调阅核心资料不用走常规审批,手写笔记进出堪比银行金库的研发区也没人检查。 要知道台积电对大陆的防范可是做到了极致,核心研发区要三重虹膜识别,电脑拆了USB接口,信号全屏蔽,大陆工程师连碰2纳米制程的资格都没有,参与成熟制程交流都要提前三个月报备,全程有台湾籍同事陪同,可面对罗唯仁这样的美籍高管,所有防线都自动失效。 从2025年4月到7月退休前,他利用特权87次调阅2纳米、A14、A16等核心技术资料,还频繁召集技术团队开“补课式”简报会,让下属把加密文件解密复印,自己则坚持手写记录所有关键参数,退休前一周,办公室外堆着的二十多箱资料,装的全是晶体管架构图、EUV光刻误差修正手册、良率控制模型,还有完整的“夜鹰计划”方案。 更离谱的是,按照台积电常规流程,核心高管离职必须签署18个月竞业禁止协议,可罗唯仁偏偏是个特例,全程没有任何竞业约束,7月底刚办完退休仪式,10月底就高调出任英特尔研发副总,在投资者大会上展示的技术规划PPT,被台积电内部人一眼看穿,核心框架就是“夜鹰计划”换了个“鹰隼计划”的代号,关键数据都没改。 英特尔会这么爽快接纳,本质是病急乱投医,近年来英特尔在先进制程上屡屡掉链子,对标台积电2纳米的18A制程良率长期徘徊在30%以下,每月仅能提升7%,远低于台积电的60%,导致苹果、英伟达等核心客户纷纷转单,数据中心芯片业务营收持续下滑。 而罗唯仁带来的不仅是书面资料,更是把台积电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经验,行业分析师测算,这些技术能让英特尔先进制程研发周期缩短五年,减少上千亿美元投入,刚好能补上英特尔最缺的实战能力。 这背后更少不了美国政府的操盘,2025年8月,美国政府刚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拿出89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9.9%的股份,还手握额外5%的认购权,就是要扶持这家本土巨头重振半导体霸权。 台积电早就被绑上了美国的战车,为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建厂拿到补贴,主动开放12纳米制程技术细节,对美韩企业共享关键工艺参数,把“盟友”身份当成了安全通行证。 可台积电忘了,在大国博弈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它防大陆防了几十年,制定了最高判12年的“营业秘密法”,2024年还曾因一名工程师计划跳槽大陆就限制其出境8个月,却对美籍高管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罗唯仁离职前三个月就开始疯狂囤积资料,这么明显的异常操作,台积电愣是没有任何即时反制,直到检方主动分案调查,公司依然保持沉默,这种沉默背后,无非是忌惮美国政府的压力,担心得罪英特尔影响美国建厂计划,只能眼睁睁看着核心技术流失。 类似的技术泄密案早有先例,厦门某集成电路公司的研发副经理,仅仅因为离职后频繁出入竞争对手公司,就因违反竞业协议被判赔偿50余万元,而罗唯仁带走的是全球顶尖的2纳米核心技术,却至今没看到台积电有任何追责动作。 台积电2025年三季度营收接近万亿新台币,净利润同比增长39.1%,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可再高的营收也经不起核心技术的流失,2纳米制程是它对抗三星的关键筹码。 如今技术泄露,不仅让英特尔快速缩小差距,还引发了苹果、英伟达等大客户对数据安全的质疑,已经有客户开始评估分散供应链,考虑转单三星。 说到底,这事儿本质是台积电“选择性设防”的必然结果,把大陆当成最大威胁,却对美国放松警惕,给美籍高管开绿灯,相当于自己打开家门让别人搬家底。 罗唯仁拿着台积电的技术成果,在英特尔继续享受高光,而台积电不仅要面对未来十年的技术竞争劣势,更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提前把核心筹码交出去,以后在产业链里就再也没了议价权。 美国想要的从来不是强大的台湾半导体产业,而是完全可控的“美积电”,这次罗唯仁的投名状,不过是这场霸权博弈里的一个小插曲,只是台积电付出的代价,恐怕需要很多年才能弥补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