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大军杀到南京城下后,朱元璋的幼子朱橞打开金川门主动投降,并说:“四哥,你可要保我平安。”然而,朱橞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这个“平安”的承诺,最终成了他一生的笑话。 朱橞的投降原本是一次精心计算的赌注,他将自己和家族的安全寄托在了朱棣的宽容上。早在建文元年,朱棣起兵反叛,想借此取而代之,而朱橞却选择了带领家人和部队撤回南京,放弃了父亲朱元璋生前的军事重地——宣府。 这样一来,他既能保住一方安稳,又能在建文帝保住政权的情况下立下赫赫战功。而若朱棣取胜,他就能凭借主动投降赢得自保之道。 然而,事与愿违。随着李景隆的溃败和燕军旗帜出现在长江北岸,朱橞的计划逐渐显现出致命漏洞。在南京的防线接连崩溃后,朱橞面对无法挽回的局面,终于选择亲手打开金川门,带着屈辱与不甘向四哥投降,寻求一线生机。 朱棣的反应表面上颇为宽容,他不仅接纳了朱橞,还送上了一些荣宠和相对舒适的待遇。即便朱橞的投降并未改变他最终的命运,至少在短期内,朱橞的家族并未遭遇血腥清洗。朱橞被允许留在宫中,并接受了一些封赏,但朱棣始终未能完全信任这个“背叛者”。他给了朱橞表面上的荣宠,内心却早已设下了后路。 永徽三年的一次长安酒局。薛万彻等人声称在日后的动荡中拥立荆王元景为帝的想法泄露,使得朱橞的心中充满了复仇和不满。他开始骄傲自满,以至于在长沙修建豪华王府,公然模仿皇帝的仪仗,甚至还试图拉拢其他王爷共同谋反。这一切,很快被朱棣得知 朱橞因谋反罪被捕,陷入长期囚禁,尽管他在死前仍然高喊冤屈,但身为叛徒的标签,让所有人都对他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和嫌恶。最终,朱橞在徽州的监牢里默默死去,连他具体的死亡时间都没有被详细记录。 一个曾经被宠爱、曾经拥有一切的王爷,最终却在皇权斗争的漩涡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参与者
我擦,你这是唐穿明啊
RAY 回复 11-20 20:59
是朱棣穿了唐
杜杜
有个疑问,永徽不是唐高宗的年号吗?薛万彻不是唐朝人吗?荆王元景不是姓李吗?怎么都跑朱明皇朝来了?
Jason 回复 11-21 00:45
小编带着不少人穿越了
绝缘体
不参与反而没事,你这样干死得快!
FEI
家族?不是一家子么?
巴蜀农人
写的什么玩意儿[敲打]薛万彻……还年羹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