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沈伯洋刚在德国议会喊完“台湾是主权国家”,还嚣张叫板“快来逮捕我”,结果不到24小时就被大陆一套组合拳打懵——这波反制堪称“精准打击教科书”! 要扒沈伯洋的底,就得先说说他那所谓的“黑熊学院”。这机构表面上打着“青少年素质培训”“亲子互动”的幌子,一会儿组织登山活动,一会儿搞“台湾历史讲座”,装得像个无害的民间公益组织,可内里藏的全是“台独”的毒。 沈伯洋作为创始人,一直躲在幕后操盘,直到2024年10月14日国台办把他列入“台独”顽固分子名单,冻结他在大陆的关联资产、限制其亲属入境,才算第一次把他的“台独”真面目摆到阳光下。 这次德国联邦议会的听证会,本是讨论“欧洲与印太地区经贸合作”,沈伯洋却借着“台湾代表”的名义挤进去,全程没提半句经贸合作的正经事,反倒把话题往“台湾主权”上引,可他没注意到,台下有几位德国议员皱起了眉头——毕竟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种公然违背国际法的言论,在正式场合本就不受待见。 沈伯洋的嚣张还没持续24小时,大陆的反制就已精准落地,最先动手的是重庆公安局,之所以由重庆警方立案,是因为调查发现沈伯洋与“黑熊学院”的部分资金往来,涉及在重庆的境外账户,且他之前曾通过重庆的贸易公司,将所谓“台独”宣传品伪装成“文化产品”销往海外,具备明确的管辖权。 10月28日上午,重庆公安局正式公布对沈伯洋的立案侦查决定,明确其涉嫌“分裂国家罪”,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案件进展,让所有人都知道“大陆警方已锁定目标”。 紧接着,通过中德司法互助渠道,向德国方面提交了相关证据,限制沈伯洋在德的行动范围,让他想跑也跑不掉,想继续窜访其他国家更是没门;虽然国际刑警组织尚未立即发布红色通缉令,但多位国际法专家分析,大陆掌握的证据链已完全符合国际通缉的标准:既有沈伯洋公开宣扬“台独”的言论证据,也有他组织、资助“台独”活动的实物证据,更有其与境外反华势力勾结的间接证据。 被限制行动后,沈伯洋开始慌了,赶紧通过台湾媒体澄清,说自己“家族生意主要面向中南美洲市场,和大陆没有任何关联”,试图切割干净,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谎言——公开资料显示,沈伯洋家族经营的“伯洋贸易公司”,2020年至2023年间,仅在广东、福建两地的外贸额就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出口电子产品配件,直到2024年国台办将其列入顽固分子名单后,才突然宣布“转向中南美洲市场”。 现在被大陆盯上,他怕家族生意受牵连,才急着撇清关系,可这种“一边赚大陆钱、一边搞‘台独’”的嘴脸,早就被台湾网友扒得一干二净,有人在社交平台留言:“以前靠着大陆市场发家,现在反过来拆大陆的台,吃相也太难看了!” 岛内的反应更是耐人寻味。绿营为了给沈伯洋“站台”,赶紧拿出一份所谓“民调”,宣称“62%的台湾民众支持沈伯洋在国际场合维护台湾利益”,可这份民调的水分一戳就破——提问方式故意偷换概念,将“分裂国家”说成“维护利益”;样本选择也严重偏向绿营票仓,南部地区样本占比超过70%,北部蓝营较多的县市则被刻意少选。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台湾中立媒体《联合报》发布的民调显示,58%的台湾民众认为“沈伯洋的行为会加剧两岸紧张,不利于台湾发展”,《中国时报》更是发表社论批评:“将个人政治野心凌驾于台湾民众福祉之上,这种‘台独’行径只会把台湾推向危险边缘。” 沈伯洋这波“嚣张叫板”到“全面溃败”,不过短短24小时,却给所有“台独”分子上了生动一课:以为跑到国外就能有“靠山”,以为叫板就能显得“有骨气”,殊不知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面前,任何分裂行径都是纸老虎。 大陆的反制从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是精准锁定、快速出击、不留余地——你敢踩红线,就敢让你付出代价;你敢搞分裂,就敢让你无处可逃。 你觉得沈伯洋最后会乖乖回国接受调查,还是会继续在德国“负隅顽抗”?大陆这波精准反制,会不会让其他“台独”分子彻底收敛?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