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见郑丽文,黄国昌就成了被告;特朗普批台湾可耻,赖清德噤声 台湾地区最近几天

飞天史说 2025-11-19 16:13:53

刚要见郑丽文,黄国昌就成了被告;特朗普批台湾可耻,赖清德噤声 台湾地区最近几天的风云变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蓝白合刚要成形,绿营便通过各类渠道释放争议言论干扰进程,台岛政治圈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公开谈及台湾芯片产业,言论引发广泛讨论,赖清德团队虽有回应却难掩被动。 台当局对内强硬、对外低头的尴尬态度,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外界一边看热闹,一边担忧台海局势又多了一道不确定的风险。 “蓝白合” 这事,真是戏剧性十足。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正推进与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的会谈,17 日已明确双方会面暂定 19 日下午举行,全程公开透明。 但绿营方面突然通过媒体散布各类质疑言论,试图干扰合作进程。这一套操作,怎么看都像是上一轮相关政治事件的翻版:舆论先造势,政党推波助澜,最后形成针对对手的舆论攻势。 有意思的是,民调数据显示,一旦蓝白合,民进党在南部的票仓也不见得稳得住。 对比过去,台岛每逢选举关键节点,总有人通过舆论操作打压对手,这种刻意干扰政党合作的行为,难免让人质疑其破坏选举公平的意图。这种套路,台岛民众早就看穿了。 转头一看国际舞台,特朗普接受采访时表示 “美国当年‘愚蠢地’放手让芯片制造业外移,导致‘台湾现在生产了几乎 100% 的芯片,这太丢脸了’”,一下子把台积电和赖清德推上了火山口。 特朗普的言论直指美国自身政策导致的产能外移结果,却间接给台岛芯片产业施压,还隐含要求台积电强化对美产能布局的意味。 台岛高层平时抗中言论喊得震天响,这回美国前总统发声,便迅速调整姿态,经济官员明确表示正以 “台湾模式” 与美洽谈供应链合作。 《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要求台湾未来几年在美投资 3500 亿至 5500 亿美元,相关合作仍在洽谈中,尚未最终敲定。 按台积电此前披露的信息,美国亚利桑那厂已扩资至 650 亿美元,海外建厂的额外成本与运营压力显而易见,技术人才调配也面临挑战。 台积电高层面临多重难题,赖清德则通过召开安全高层会议、提出打造 “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 的方式间接回应。 说白了,民进党 “经济献媚”,拿台岛自己产业换取美国的政治支持。台岛民众心里不是没数,芯片产业核心资源一旦过度向海外倾斜,本地产业链还剩啥?岛内各界也纷纷对人才、技术、资金外流表达担忧。 把这两件事串起来看,赖清德的操作其实没什么新鲜感。对内靠舆论打压异见、干扰对手合作,对外遇到美国就软成一滩泥。 蓝白合一旦崛起,赖清德就出招 “狙击” 对手;可特朗普一句话,台当局立刻调整姿态迎合,什么 “自主”“抗中” 全成了空话。 网络舆情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台岛民众对民进党 “逢美必软” 很不满。传统绿营票仓,比如高雄、台南,也开始松动。 经济议题压过了政治口号,民众越来越现实。对比韩国和日本,遇到美国施压,谈判桌上也敢争取本国利益。 可台岛这边,一次又一次把筹码全押在外部势力身上,完全没了产业保护的长远规划。台当局走到这步,是自己选择的 “依附型路线”。 这次 “蓝白合” 遭绿营干扰和特朗普谈及芯片产业,其实有着同样的剧本。民进党为了守住权力,不惜干扰政治合作,也不在乎把核心产业资源向海外倾斜。 蓝白合如果真被打压下去,台岛社会撕裂只会更严重。芯片产业发展主动权受限,只能给未来经济埋下大坑。 岛内外都在看,民众警觉了,政客的老把戏终究玩不转。毕竟靠外部势力撑腰的政治,结局从来都不美好。 参考资料:特朗普称要把芯片生产从台“夺回来” 2025-11-19 07:35 参考消息

0 阅读:457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