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据多方社交平台帖子称,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对签证申请人健康与财务进行更严格审查的说法。 先把话摆清楚:签证环节本来就有健康和资金的审核,传出“严查三代”的口号化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关键看公开渠道是否发布了具体变化。 名字要对上。卢比奥是美国联邦参议员,并非国务卿;现任国务卿为安东尼·布林肯。参议员不具备向使馆或移民局下达行政指令的职权,这一点可以公开核实,所以把“指示使馆和移民局”扣在卢比奥身上的说法不符合流程。 细节摆一摆。美国移民类签证长期要求在指定医生处完成体检,检查传染病与疫苗记录;还需要担保人递交收入与纳税材料。非移民类签证则按个案看行程、资金来源和职业证明。这些在使馆官网和表格说明里写得很清楚,不是临时冒出来的新门槛。 拿欧洲作对照。申根签证向来要行程单、在职证明、银行流水和旅行医疗保险,办过的人都知道。加拿大的移民体检也一直存在。放在全球范围看,各方对健康与资金的审核属于常见做法,不能用“严查三代”这样的说法去放大。 再补一个时间点。2019年起,美国签证表格DS-160/DS-260新增收集社交媒体账号,这属于背景核对的延伸;2020—2022年疫情期各国都收紧面谈与签发,近两年逐步恢复。如果某地馆出现加密面谈或补件,多半是工作负荷和风险评估在调整,而不是全面、统一的新要求。 财务这一块更清楚。美国移民签证的担保文件看担保人与申请人的关系以及收入是否达标;非移民签证看旅行目的是否明确、资金来源是否稳定。国内申请申根也要提供稳定流水与单位证明,这些都是常规材料。 说回“查三代”。签证审核重点是申请人本人及直系担保关系,延伸到“三代”不符合现有程序。任何新增要求,通常会在使馆官网、更新版表格或公开通知里列出生效日期和适用范围。 还有一个纠偏点。美国曾围绕“公共负担”评估有过变化,2021年后旧规则已撤销,目前执行的是更常规的担保框架。用可查证的条款判断,比转发未经证实的口号更靠谱。 对申请者来说,路径很明确:按使馆清单备材料,如实填写,记录一致,按预约参加面谈。健康、资金、行程解释到位,流程就会更顺畅。 把信息核到位,别被夸张说法带节奏。出入境审核归根到底是风险管理和资源分配的常规动作,长期存在、公开透明。 一句话收尾:看真材料、走真流程,不被不实传言左右,这才是对自己行程负责的稳妥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