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不足蛇吞象!11月16日发布,河北一村民抽地下水使用,竟然在水里发现了黄金,他却没有上报,而是偷偷在自家院子里打深井,不断抽地下水炼黄金,这还不止,他还把这事告诉了村民,结果不少人都加入其中,一个月用电量超1万度,村里的“大户”一年纯利能超百万! 信源:潮新闻 据当地自然资源局通报,涉事村庄位于燕山余脉边缘,地下含微量砂金。 今年9月,村民李某抽水浇地时,发现水桶底部有细小金粒,经简单过滤称重,为0.3克。按2025年黄金市价每克420元计算,该桶水对应价值126元。 李某未按规定上报,而是私自联系施工队在院子里开凿120米深水井,并购置抽水泵与简易炼金设备。 其白天闭门不出,夜间抽水过滤,半个月内炼出20克黄金,销售后获利8400元。 获得收益后,李某将此事告知亲戚,短时间内全村30多户村民参与其中,最多一户开凿3口深井,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 疯狂背后是惊人的数据。当地供电所数据显示,该村10月用电量达1.2万度,是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5户用电量超千度。 按炼1克黄金需耗电15度计算,全村每月非法炼金约800克,产值超33万元。 有村民透露,“做得早的大户,3个月就赚了20多万,年底冲百万没问题”。 但这钱来得越容易,隐患就越致命。首当其冲的是生态灾难。笔者从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获悉,当地属于华北地下水超采区,120米深井已触及承压水层。 仅1个月,涉事区域就出现3处地面沉降,最严重处下沉12厘米,部分村民家墙体开裂。 更要命的是,炼金产生的含氰废水直接渗入地下,已导致村边小河鱼虾绝迹,附近20亩农田减产。 部分村民存在“挖自家院子的水,炼点金子即可免责”的认知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黄金属于国家所有,无论地表还是地下,私自开采、冶炼均属违法行为。 2024年修订的《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规定》进一步明确,非法采金50克以上即可追究刑事责任,涉案金额超5万元将处3-7年有期徒刑。 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太多了。2019年山东招远某村曾爆发类似私采潮,37户村民私挖深井炼金,不到半年就造成200亩土地塌陷,11人因非法采矿罪被判刑,其中主犯获刑5年,追缴违法所得120万元。 更严重的是,当地花了3年时间、投入800多万元才修复生态,至今仍有部分区域无法耕种。 从资源管控角度看,这事暴露的漏洞更值得警惕。涉事区域早在2018年就被纳入“华北地区矿产资源动态监测网”,配备了地下水监测仪和无人机巡查设备。为何直到30多户大规模开采才被发现? 当地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坦言,村民利用宅院遮挡设备,夜间作业避开巡查,加上监测数据每半月汇总一次,存在“时间差”漏洞。 事件曝光后,当地立即启动跨部门联合排查,自然资源、环保、供电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对燕山余脉边缘类似地质条件的12个村庄开展拉网式检查,发现3处潜在非法采金苗头并及时处置。 但排查中也发现基层监管的深层短板:涉事乡镇自然资源所仅有3名执法人员,需负责辖区156平方公里的矿产监管,人均监管面积超50平方公里,日常巡查难以做到全覆盖。 同时,各部门数据共享存在壁垒,供电部门的异常用电数据需人工汇总后提交,平均滞后3天,无法为即时监管提供支撑。 此外,部分村民利用老旧宅基地改造隐蔽作坊,将炼金设备伪装成灌溉设施,常规巡查极易遗漏。 这并非个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查处非法采金案件136起,其中80%发生在农村偏远区域,多以“家庭作坊”形式隐蔽作业。 这些非法开采点每月消耗的地下水,相当于10万人的月用水量,加剧了北方水资源危机。 对比国际案例更能看清问题本质,美国加州1848年“淘金热”中,私采者疯狂开采导致加州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倍, Salmon河鱼类灭绝。 后来美国通过《通用采矿法》,要求采金者必须先提交生态修复方案,缴纳保证金才能开工。如今加州私采现象基本绝迹,生态也逐步恢复。 回到河北这起事件,目前当地已关停所有非法深井,扣押炼金设备,对涉事村民开展调查。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 关于发现黄金后上报是否有奖励,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发现重要矿产资源并上报的,可获得发现权奖励,金额最高达50万元,较非法采金的风险收益更具保障。即便无奖励,守住法律底线和生态红线,亦是对自身及子孙后代的负责。 此次“淘金热”的平息,为社会各界敲响警钟:意外之财背后往往暗藏风险。国家矿产资源不可私占,生态环境更经不起破坏。试图通过私采暴富者,最终会因突破法律与生态红线付出代价。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