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终于到这里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写道: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的国土仅限于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岛! 很显然,这是告诉小日子,这段历史你们不能忘,这个国家秩序你们要遵守。不仅小日子不要妄想介入台海,琉球的地位也应该重新考虑,而我们也要重申一下驻军权。 林剑的这番话,是在回应高市早苗等日本政客近期在涉台问题上的挑衅言论。其实这并不稀奇,日本政坛总有一些人时不时就跳出来蹭热度,台海问题一热,他们就跟着冒头。 但这次明显不同,外交部的回应不再是过去那种点到为止的“严正交涉”,而是直接回溯到波茨坦公告,掀开了历史的底牌,说白了就是:你们连自己国家的边界都还没搞清楚,还想着来插手中国的家务事? 波茨坦公告可不是随便说说,它是二战结束前美英中三国联合对日本发出的最后通牒,明确规定日本的主权范围只限于四个主要岛屿。 这不是中国单方面说的,而是国际法框架下的共识,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一环。问题就在于,战败之后的日本在美国的庇护下,逐渐模糊了这些基本界限。 不但在钓鱼岛问题上做文章,现在又跑来对台海问题指手画脚。这时候拿出波茨坦公告,就是要提醒所有人:当年签的字,现在别装不认识。 更有意思的是,林剑这次话里还带出了“琉球”这个词。这就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溯了,而是对日本当前在亚太地区角色的一种现实提醒。 琉球问题虽说多年没被提及,但它从来没被遗忘。美国至今在冲绳维持大量驻军,日本却一直拿琉球当自己领土来主张主权,而实际上琉球民族与日本民族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果说台海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核心问题,那琉球就是战后秩序是否还被当回事的试金石。中国现在重提驻军权,其实就是把历史和现实重新捆绑起来。 告诉世界,战后秩序不是日本可以随意选择性遵守的菜单。这也难怪最近各路官媒都罕见地密集发声,不仅是对高市早苗的点名批评,更是对日本整体对华政策的敲打。 过去几年,日本在美国推动下频频参与所谓的“印太战略”,对中国搞围堵、搞小圈子,台海、南海、日本都想插一脚。但中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历史问题不回避,现实问题必须掂量清楚。尤其是在中日关系本就不算稳定的当前节骨眼上,日本如果继续在敏感议题上挑衅,别怪中国把新账旧账一块算。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番表态不仅仅是对日本的回应,也是在全球局势动荡之际,向其他国家传递一种信号:中国不会在主权问题上让步。 看看最近中东战火不断,欧洲也不太平,美国忙着选举内斗,全球格局正在重塑。而亚太地区正是未来最可能发生战略博弈的前沿阵地。 在这个节点,中国拿波茨坦公告来谈日本,就是在用法律和历史的双重基础,提前划定边界,摆明态度。 从这点看,“漂亮”两个字真不是网友随便喊的。这种精准点题、言之有据又气势十足的回应,既有历史深度,也有现实分量,真正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 外交部不再只是做传统意义上的回应,而是通过一场场硬核发言,逐步构建起属于中国的话语体系和外交风格。现在的发言人,不光是传声筒,更是前线的“定音锤”。 如果说过去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常常被动应对,现在则是主动出击、主动设题、主动引导叙事。这次用波茨坦公告来打日本,不仅打得有据,还打得有深意。 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波操作的精准和层次感。未来无论日本还想在台海问题上搞什么小动作,只要波茨坦公告还在,只要国际秩序这本账还没翻篇,中国就不缺底气,不缺工具,更不缺话语权。 所以说,这一波确实漂亮,不仅漂亮在语言上,更漂亮在布局和战略上。小日子如果还想装糊涂,那就得准备好面对更多历史的回响和现实的对账。 这不是威胁,而是一种再清楚不过的提醒:不遵守规则的游戏,谁也玩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