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欧洲最后悔的就是德国了吧! 不是因为中国,也不是因为美国 而是因为匈牙利。 同样身处欧洲版图,两个国家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一边是困境缠身,一边是逆势上扬。 匈牙利一直坚持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跟着别人搞阵营对立,也不被其他国家的霸权逻辑牵着走。 这些年,不少中国企业纷纷选择在匈牙利投资建厂,宁德时代砸下巨额资金在德布勒森建的电池基地,预计 2025 年就能投产,建成后会是欧洲规模领先的同类工厂。 比亚迪也在塞格德布局了工厂,加上欣旺达等企业的入驻,当地的新能源产业链越来越完善。除了建厂,中匈还一起合作建设匈塞铁路,这条连接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的线路,匈牙利境内的路段长达 158 公里,采用的是中国的技术和装备,还通过了欧盟的相关认证。 这些合作让匈牙利的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基础设施越来越便利,商品选择也更丰富,匈牙利外长也曾公开表示,和中国合作带来的好处都是实实在在的。 反观德国,在默茨接任后,放弃了之前平衡各方关系的做法,转而跟着美国的步调走。之前一直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后来彻底切断了这条渠道,改成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比之前高了不少。 同时还跟着限制对华相关合作,让不少德国企业从中国市场撤出来。这样的调整让德国的能源成本一下子涨了很多,不少依赖能源的工厂受影响严重,化工巨头把生产线搬到了中国,钢铁企业也减少了生产规模,2025 年 8 月的工业产出比前一个月下降了不少。 如今,德国企业的处境愈发艰难。往昔于中国市场收获颇丰、赚得盆满钵满的汽车、机械等行业,当下均陷入困境,发展之路布满荆棘。2024 年,德国汽车对华出口形势不佳。 出口量较上一年锐减 23%,大众汽车在华销量亦下滑近 9%,整体对华出口总额随之呈现下降态势,凸显市场的严峻挑战。 更麻烦的是,德国很多关键的生产材料都要从中国进口,之前试图限制相关技术出口后,自己的雷达、导弹生产线因为缺材料停了工,汽车工厂也因为缺少关键零件不得不减少生产班次。 同时,德国的资本也在不断外流,2021 到 2023 年累计流失的资本相当于一个卢森堡的经济总量,2024 年吸引的外国投资也降到了十年以来的低点。 让人意外的是,美国一边让欧洲国家减少和中国的合作,自己却在悄悄扩大对华贸易,抢占了不少欧洲企业让出来的市场。 之前欧洲限制俄罗斯能源时,美国还趁机向欧洲高价出售液化天然气,赚了不少钱,却不管欧洲企业因为成本太高而经营困难。 欧洲内部现在的想法并不统一,有的国家跟着美国的思路走,有的则敢坚持自己的选择。匈牙利就是后者,不被意识形态左右,一门心思搞经济,反而在欧洲整体环境中脱颖而出,失业率降到了很低的水平,经济增速在欧盟国家里也排在前列。 德国和匈牙利的不同境遇,清晰展现了不同战略选择带来的结果,也让更多人看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有多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