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称,台积电稀土告急,求大陆放手?台积电以创始人张忠谋为代表的人,曾经制裁中国大陆时有多嚣张、有多歹毒,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大陆应该逐渐放弃台积电,以稀土为武器,把台积电搞残、搞垮,使得台积电的人才回流中芯国际等中国大陆芯片企业。 说起台积电这几年,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两面派典型。表面上风光无限,全球芯片代工老大,市值动不动破万亿美金,可骨子里头对大陆的那些小动作,谁都看在眼里。尤其是最近,董事长魏哲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那边大张旗鼓地吹嘘要扩厂升级技术,承诺全力满足美国需求,结果没几天,外媒就爆出他们美国工厂的稀土库存只够撑30天,再不从大陆拿货,生产线就得直接趴窝。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慌啊,魏哲家急眼了,话里话外透着求大陆松口的意思。国台办回应得干脆,主管部门早有表态,稀土出口管制不是闹着玩的。 说白了,这不是单纯的供应链问题,而是中美博弈下,台湾地区企业夹在中间的尴尬。台积电这些年一边从大陆市场和资源里捞油水,一边帮着美国卡大陆脖子,现在轮到自己被卡了,才知道疼。 2025年10月大陆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文,稀土出口管制升级,从开采到冶炼分离再到磁材制造,全链条卡住,尤其是针对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和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 新规把出口阈值从10%降到0.1%,新增銪、鈥、鉺、銩、鐿等中重稀土元素审查。 台积电首当其冲,台湾地区每年进口稀土超6000吨,96%靠大陆,台积电一家就吞掉近3000吨,用在晶圆抛光、磁材和薄膜材料上。 美国工厂库存告急,30天倒计时一亮,全球半导体链条都抖三抖。费城半导体指数10月10日暴跌6.32%,台积电ADR跟着栽6.41%。 魏哲家上任后也没改弦更张,2024年还拒了大陆多家企业的7纳米订单,严格执行美方禁令。 现在他们想多元化采购,可短期内哪那么容易?澳大利亚、越南那些矿源产量低,加工技术跟不上,成本还翻倍。岛内经济部门嘴硬,说对台积电影响小,可私下评估报告显示,电动车和无人机高速马达已受波及。 这管制不是报复那么简单,而是大陆在中美贸易战中亮出的王牌。纽约时报直言,中国把美国的长臂管辖原封不动还回去。 稀土这东西,全球90%加工在中国手里,美国自己矿多加工少,特朗普时代就想脱钩,结果到现在还得求。 大陆这步棋走得稳,逻辑上也站得住脚。过去惠台政策给了台湾地区企业太多甜头,台积电赚得盆满钵满,却反手帮美国挖大陆墙角。制造业转移从2017年的48.2%降到2024年的33.1%,订单全跑去别处。 现在该调整了,用稀土精准打击,削弱台湾地区向美国献祭的筹码。台积电这“护国神山”一旦原料朝不保夕,在美国棋盘上的价值就打折了。国台办点明,民进党当局倚美卖台不得人心,两岸融合发展才是出路。 短期看,台积电股价晃荡,供应商囤货,全球芯片价微涨;长期呢,大陆自给自足加速,中芯国际、三星抢市场份额。Gartner报告显示,台积电全球代工占比从2023年的56%滑到2025年的50%,中芯国际升到6%。 这不是空谈,华为海思和中芯联手,7纳米线迭代,消费补贴政策一推,订单暴增62%。 人才这块,更是大陆的机会。台积电这些年赴美投资,抽调上千工程师去亚利桑那,岛内高端人才外流严重。 2025年上半年,台积电流失率虽低到5%,但中芯国际招聘火爆,薪资上浮20%,LinkedIn广告满天飞。 那些工程师一看台积电陷资源泥潭,研发项目黄摊子,工资福利缩水,自然打包走人。上海张江园区扩建,实验室夜以继日,产量月环比升15%。 中芯国际虽流失率高到17%,但大陆政策扶持,海外人才引进松绑,差距在拉近。 台积电靠大陆资源起家,却帮美国封锁大陆,现在稀土一卡,立马现原形。大陆不急,慢慢收紧,放弃依赖,扶持本土企业如中芯国际,人才回流水到渠成。国际上,贸易战升级,美国加征100%关税,中国锂电池和关键材料也管制起来。 供应链重塑不是一天的事,但大陆有底气,稀土牌在手,半导体自主化势在必行。台湾地区企业醒醒吧,继续卖台,早晚把自己玩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