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制造业表面风光,但实际上遇到的困难比当年的我们还要大,他要赶在中美特别是中国彻底普及无人化工厂前完成产业升级。 说起越南制造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它风头正劲,出口数据年年刷屏,成了东南亚的香饽饽。2025年前10个月,越南出口总额就冲到3910亿美元,贸易顺差稳稳的,这数字听着就让人眼热。电子产品出口更是主力军,加工制造业增长目标定在11.2%到11.5%,整体工业增加值也瞄准9.6%到9.8%。外资蜂拥而入,三星、英特尔这些大厂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周边建厂,FDI流入去年就超2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还保持高位。表面上看,越南抢了些中国转移过来的低端订单,劳动力年轻,工资每月就300多美元,成本低到让企业主直流口水。谁不想来这儿组装手机、织布料,赚取那份全球供应链的红利呢? 可这光鲜底下,问题堆得比山高。越南经济体量小,2024年GDP也就4000多亿美元,制造业占比25%左右,跟中国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中国制造业产值是越南的几十倍,产业链齐全,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物流,一条龙搞定。越南呢?还停在劳动密集型阶段,工厂里靠人海战术,技术工人缺口高达30%,企业招人难不说,培训起来成本还高。数据显示,越南劳动生产率在全球185个国家里排136位,落后泰国和马来西亚一大截。技能错配严重,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少,工人多是低技能的,良品率低到让外资头疼。疫情后供应链一断,原材料短缺就露馅了,越南80%的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一有风吹草动,工厂就得停工。 劳动力短缺更是个老大难。越南人口红利看似在,但城市工资涨得飞快,河内和胡志明市已经过刘易斯拐点,农村劳动力过剩,偏远地区却没人肯去干活。企业报告显示,只有31%的公司能招够人,其他的缺30%到50%,甚至18%的厂子缺工严重到影响产量。加上全球需求疲软,美国对等关税一压,新出口订单连续10个月下滑,越南制造业产出虽在涨,但就业率却在掉。环境法规也卡脖子,欧盟碳边境税来了,越南出口纺织和电子得赶紧转绿产,可电力供应跟不上,2025年上半年就闹过几次限电,工厂轮班开工,效率直线拉胯。 再看中美那边,尤其是中国,自动化浪潮已经卷起来了。中国工厂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二,2025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预计超40万台,全无人化生产线在深圳和东莞到处见。机器24小时转,不用发工资,不用建宿舍,前期投资几年就回本,后期成本摊薄到骨子里。美国也跟进,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的智能工厂用AI优化,传感器实时调参,效率是人工三倍。越南要是还靠人顶着,20年后这窗口期一关,劳动力优势就成包袱。想想当年中国起步时,工业基础弱,财政穷,但有统一市场和政策缓冲,现在越南债务占GDP超42%,基础设施投资才4.8%,公路桥老化,雨季物流就瘫。困难比当年中国大多了,那时候至少没这么多贸易壁垒和地缘风险。 苏林上台后,抓制造业升级抓得紧。他从公安部长转总书记,2024年5月接棒,就直奔工业园区,推动私营企业带头冲。2025年决议里,目标到2030年至少20家越南私企能插手全球价值链,从低端组装跳到高附加值环节。行政改革来势汹汹,合并部委,砍掉一半省区,拆区一级机构,节省开支全砸向科技园区。半导体是重点,越南承诺全支持投资者,英特尔和三星的芯片线今年扩建,产量涨15%。高铁南北线开工,物流时间砍30%,芽庄科技园建起来,吸引韩日资金。能源也跟上,风电项目上马,支撑工厂不限电。 但升级不是喊喊口号就行。越南教育体系跟产业脱节,工程师少,研发中心弱,还得靠中国上游补位。中美自动化普及在即,中国企业测试全机器人臂,越南得在五年内赶上,不然订单全跑。财政紧巴巴,债务压顶,靠FDI过日子风险大,美国贸易顺差1235亿美元,特朗普威胁46%关税,越南得赶紧多元化。苏林强调快速可持续增长,根基在科学技术和创新,2025年上半年工业指数涨9.2%,但结构性问题没解,本土企业难当主角。 展望前景,越南制造业得靠自己努力,也得看中美节奏。中国自动化快,越南转型窗口短;美国需求稳,但关税壁垒高。苏林的路子是正确的,精简政府,推私企,建人才链,但执行起来得一步步来。2025年GDP增速8.23%,第三季度最快,但通胀隐现,原材料依赖加剧。长远看,到2045年目标是区域强国,制造业占比冲30%,从劳动密集转向电子汽车高科技。可现实骨感,技能鸿沟不填,供应链不稳,升级就悬。说白了,越南这波风光是借了中美贸易战的东风,但要站稳脚跟,得真刀真枪干,赶在无人厂满天飞前,把基础打牢。





